你们知道导尿管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如何预防?

2020
08/27

+
分享
评论
岳文昌医生
A-
A+

导尿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医疗工具,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作用特别大。虽然导尿管很好,但是在使用导尿管的时候总会遇到尿路感染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院内感染,也就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而尿路感染占到了院内感染的40%,其中的80%的尿路感染是和导尿管有关的。所以患者在佩戴导尿管的时候,尿路感染的几率会非常高。今天的主题就是和大家讨论一下导尿管导致的尿路感染问题,以及如何预防。

哪些情况需要用到导尿管?

导尿管就是用来导尿的,需要导尿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导尿管,但是今天想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导尿管的用途:

  • 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严重的排尿问题:能够导致这些症状的具体疾病很多,比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导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将尿液引流出来,或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长期卧床的患者:有些患者受到了外伤,需要绝对卧床,自己又不会在床上小便,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根尿管。

  • 需要测尿量:比如一些比较危重的患者,就需要监测尿量,如果没有导尿管,膀胱内的尿液是不能够直接测到的,这个时候导尿就非常的重要。尿量是临床上非常重要一个指标,和心率、血压指脉氧一样的重要。

  • 手术需要:有的患者和家属时常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要去做头部的手术,为啥还要给我导尿呢?”,原因就是手术的时候肾脏也是工作的,尿液依然会不断的产生,膀胱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手术时间长或者手术中需要监测尿量,这个时候导尿管就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预防和减少导尿管带来的尿路感染?

  •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导尿的时候保证无菌操作。这一点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感染,而不是完全避免感染,即便是无菌操作,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感染。

  • 尽可能的不用导尿管。有些情况下是可用可不用的状态,这个时候尽量不用,改用其他方法。比如尿失禁,很多人觉得尿失禁非常麻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希望戴导尿管,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选择尿不湿的。

  • 尽可能减少佩戴导尿管的时间。戴管的时间越长 ,感染的几率就越高,减少戴管时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防办法。比如术后的患者虽然不能下床,但是如果能够卧床小便就卧床小便,学会克服心理和生理的不习惯。

  • 导尿的时候需要充分润滑,避免损伤尿道。这是医生需要注意的,但是也有些患者是在家自行导尿的,在自己导尿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尿道有损伤,肯定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 男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尽量选择膀胱造瘘,而不是导尿。我见过很多患者已经不能自行排尿了,只能戴尿管,这种情况我们都是建议患者做膀胱造瘘,这样能够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但是很多患者不愿意做造瘘,他们觉得造瘘不好看,而且还遭罪。作为医生可以负责的说膀胱造瘘要比戴导尿管好很多,不仅是感染会减少,而且换管的时候,膀胱造瘘的疼痛和不适感要远小于导尿。

  • 保持尿管的通畅,避免尿管折叠或者堵塞。如果尿管不够通畅,尿液流出就慢,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患者本人和家属需要注意尿管的位置,避免尿袋高于膀胱,避免尿管被压身下或者被折叠。

  • 每天为尿道口和导尿管消毒。这个工作很简单,就是用碘伏对尿道口周围和前段导尿管消毒,不需要用力摩擦,只需要轻轻擦拭即可,每天2次。

  • 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对于临时导尿的人来说这一点就可以忽略,而有些患者是需要长期戴尿管的,这类人群就需要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是2周~1个月更换一次,如果期间出现尿管堵塞、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就需要尽快更换。

  • 临时佩戴尿管的人在拔出尿管后应该大量喝水,以促进排尿。刚拔出尿管排尿的时候有些痛感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应该大量喝水,多排尿,降低感染的几率。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导尿管,预防,感染,膀胱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