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男性,81岁,既往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病史。2020年6月13日在养老院不慎摔倒致右髋部当时疼痛、活动受限,但未作处理。在养老院观察1天后症状无好转,于6月14日就诊于我院急诊。急诊科查骨盆正位片提示:右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累及股骨上段,以“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创伤骨科住院治疗。
1、创伤科治疗情况
入院后,创伤科完善术前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第二天在全麻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对于年过八旬的老患者来说,闯过了最艰难的一关。
2、ICU诊治情况
虽然手术关顺利通过,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同样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患者术后转入ICU观察治疗,ICU常月翠主任及其团队,为患者输血、抗凝、止痛、抗感染等,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但患者仍然于6月17日突然出现喘憋,经胸部CT确诊:右侧气胸。随后在6月19日给予患者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6月24日复查,气体完全吸收,喘憋症状好转,患者再一次死里逃生。
气胸穿刺前后对比
3、呼吸科的艰难诊治经过
因患者高龄,手术的创伤,术后需要卧床,还有多年的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理想,冠心病房颤,阿尔兹海默病等,终究没能让患者躲过重症肺炎,所以患者的病情依然危重,呼吸科接下了帮患者与死神赛跑的最后一棒......
此时,患者的老伴也因为见过类似情况,大多数老人都没有挺过难关,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也时刻期盼着能有奇迹发生,希望老伴能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女儿们也期盼着老人能重新站起来。而对于我们呼吸科医生来说,压力也是巨大的,根据患者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十分棘手,因为患者术后合并重症肺炎,血糖高过30mmol/L,都不利于感染的控制,而治疗离不开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泛耐药的“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还合并有肺炎克雷白,真菌感染等多重感染。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们唯有迎难而上,尽量减少遗憾。
从ICU转入呼吸科病房的当天,曹新颖护士长考虑到患者病情重,为了便于医生护士观察抢救,费了几番周折,终将患者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
管床医生刘学敏,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根据情况请示上级医生调整医嘱,更是加上患者家属的微信,日夜和她们反复沟通,交待病情,反馈患者诊治情况,倾听患者家属的诉求,答疑解惑。
呼吸内科经多学科会诊,并根据老人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1)针对患者痰多,自主咳痰能力差,痰液引流不畅,重症肺炎,反复发热,多重感染,泛耐药的情况,在选择抗生素时十分棘手,最后经过呼吸内科李爱琼主任认真分析及科内讨论,并请药学部贾丽华主任会诊,多次调整抗生素的用药方案,并请中医科于国昌主任会诊,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加上护士有效的吸痰护理等,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2)针对患者糖尿病血糖高的情况:因患者糖尿病病史30余年,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不佳,请内分泌科张丹主任会诊,结合患者情况,为有效控制血糖,果断安装胰岛素泵,最终有效控制住血糖,也降低了感染加重的风险。
3)针对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肺部感染诱发房颤频繁发作等情况,患者还极有可能存在肺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从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治疗上我们积极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最终以上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
4)针对患者术后存在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摄入量少等情况。在治疗上我们给予输血、补充人血白蛋白、持续肠内营养等积极支持治疗,有效纠正了患者的营养不良。
4、患者出院前治疗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减轻,老人的气色一天一天的变好,已经可以简单的发音示意,双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手术部位愈合良好,双下肢无水肿,四肢也可配合做简单活动。停用胰岛素泵后,于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心电监护显示心律整齐,氧饱和度正常,各生命体征均稳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携手,共同努力,终于让患者顺利闯关成功。
7月14日复查胸部CT示: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好转。出院时复查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6.28日与7.4日胸部CT对比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家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到老人一天一天的康复,又能重新回到亲人的身边,一家人重逢在温暖的家中,家属对我们由衷的表示感谢,并送给管床医生刘学敏一个红包,被刘医生当场婉拒。
家属的信任,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病人的康复,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面对高危急重难,多科齐心协力;敬重每一个生命,我们永不言弃!抢救生命,守护健康,勇敢迎接挑战,北亚呼吸内科一直在努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