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病人不成功,反遭恶毒攻击,一个医生不得不说的心里话!

2020
08/26

+
分享
评论
听李医生说
A-
A+

这几天被这个新闻刷屏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两位医学研究生在火车站内抢救倒地昏迷男子,经过她们的评估,患者是心跳骤停,立即跪在地上为病人进行双人组合的心肺复苏术。 据报道,两位医学生抢救持续了20多分钟,直至救护车到来才走。遗憾的是,病人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两位医学生离开的时候偷偷擦眼泪。 65101598414459264 

从这个动图来看,两位医学生的确是尽了力气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手法基本到位,包括黄色衣服女生按压的部位、力度、幅度、频率都是不错的,白色衣服女生人工呼吸的手法也都是正确的(有打开气道的手法),可以看出她们俩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毫无疑问。 

后来从医院、学校方面得到消息,这两位女生是该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一个还考上了博士,她们已经完成了5年大学本科,还有3年的临床规培,这8年来肯定没少受培训,尤其是3年规陪期间肯定会有不少的临床经验,也会经过很多实战而不止演练,甚至很可能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严格来讲,这就是一名临床医生了。 

只不过在中国,医学生这个称呼可能会伴随一个学医人很多年,5年本科,3年专硕,3年博士,可能都会被称之为医学生。虽然说学无止境,但是医学更加学无止境。有些人秃顶了还在博士。 遗憾的是,倒地的男子还是抢救无效死亡了。

原因没有被披露,但一般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当然也可能会有其他因素。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样的病人,已经心跳呼吸停了,第一时间肯定是马上心肺复苏,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两位女生能够扒开人群勇敢地站出来,已经勇气可嘉,这是我们医者的天性。有时候我不大喜欢用天性这样的词语,感觉好像我们医者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但真的有天性,因为你无数次接受培训,都在假象有病人倒地需要抢救,一旦真的遇到情况,我想几乎所有的医者都会冲上去,也可以说这已经是条件反射了。 59001598414460393 

(得知病人死亡后,两名女生掩面而泣) 

这样的时候,竟然网络上还有人发出恶毒评论,攻击这两位女生仅仅是医学生,没有行医资格,甚至怀疑会不会是抢救不力致使病人死亡。 这样的评论当真是丧心病狂。 只能说网络真真是鱼龙混杂,人人都可以发言,所以很多人都无需为自己的言语负责任。

一个受过正规培训的医学生(其实就是临床医生了),在外头遇到有病人倒地需要抢救,她们毫不犹豫上前施以援手,并且抢救方法非常到位,只不过病人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竟然还被人质疑。 

言论自由是对的,但你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凭什么你认为人家不专业呢?凭什么你认为是抢救不力呢?又凭什么你认为人家仅仅是医学生呢?即便是医学生,就可以跟普通人一样傻乎乎的站着不施以援手么? 这样的评论太让人寒心。 

甚至有的新闻说死者家属还试图告这两位女生,我一看就觉得不大可能。经过我多方搜索新闻,在比较权威的新闻媒体上看到家属还是感激这两位女生的,虽然悲剧发生了,但是我们努力过了。本该如此。如果家属真的倒打一耙,那我敢说,以后不会再有医生拔刀相助了。一定不会有。 还好,两位女生的学校官方也发表声明了,高度认可了她们的行为。 24401598414460776 没错,这两位女生的行为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这就是非常纯粹的医者行为,看到病人有需要,不考虑会不会被人讹诈,第一时间施以援手,这是让很多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你现在在马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上,很多人可能都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热闹了,而如果附近有医生,他肯定会挺身而出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或者其他危及生命的状况。

 医者无畏,但人言可畏。甚至有时候病人也真的会反过来讹诈(极少数)。但只要社会总体风向是好的,绝大多数人是可以理解并且赞扬的,那么医生的这个行为就会受到鼓舞。

陈家利和彭婕婷,你们俩好样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我们自然伤心。但只要我们尽力了,做了该做的,问心无愧,毕竟我们不是万能的。我相信,下次仍有这样的情况, 你们仍然会施以援手(即使不是医护人员) 冲步上前急救 。 当然,我也会。 我们都会。 除了专业的急救技术,我们还依然应该保存一团火,而胸口那团热火如果灭了就真的灭了! 

最后,再给大家系统介绍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关键时刻能用上,希望全民掌握。 

当有人昏倒时,第一时间过去判断有没有意识 

先生,你好吗? 如果他/她没有答应,说明他/她丧失了意识 

这时候进一步判断有没有心跳、呼吸 方法是触摸颈动脉 看胸廓有没有起伏 争取10秒钟内判断 如果没有心跳、呼吸了 那他/她就是心跳呼吸骤停了 需要立即抢救! 

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术 

像这样:

81921598414460838   

这样:

7671598414460892   

这样: 

17711598414460980   

这样:

741598414461100 

看了别人做,你自己知道怎么做了么? 对,就是不停地按,按胸口(具体位置下述指出),非专业人士,仅需胸外按压,不需要人工呼吸,因为怕操作不当,浪费时间。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92931598414461236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12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5 -6㎝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但手不要脱离胸壁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如果有专业人士在,那就配合人工呼吸,效果会更好。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周而复始,直到医生到达现场,或者恢复心跳、意识。 

学习心肺复苏术,即便以后你不用来救治其他人(有些人怕医疗纠纷),你也一样可以用来救治自己的亲人,谁能确定自己的亲人就不会有需要抢救的那一天呢? 17921598414461282 如果需要抢救,而你又刚好学会这关键的手法,又恰好把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岂不是非常好的事情么? 所以,我们建议,所有的学生、公务员、职员等等,如果真的需要常规培训某种技能,那么一定要是心肺复苏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民掌握这个技能。 要知道,等到医生到来时,病人大脑缺氧时间已经超过4-6分钟了,生还几率太小了。如果现场就有很多人(不一定是医护人员)会心肺复苏,那么这个病人一定是幸运的。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成都中医药大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