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肠道需要消化科医师为您保驾护航!

2020
08/26

+
分享
评论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A-
A+


李女士,53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最高38℃,同时伴有间断左下腹疼痛,阵发性绞痛,腹痛于便后可缓解,大便次数多,5-6次/日,粘液便,便潜血阳性,就诊于多家医院均未查出发热原因。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肺结核、妇科、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李女士说该查的都查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发热、腹痛,李女士很痛苦,后经朋友介绍,就诊于我院。

消化内科门诊医生很快就为其安排了腹部增强CT,结果回报:降结肠乙状结肠壁增厚及周围脂肪间隙紊乱,考虑炎性肠病,建议肠镜。随即为李女士安排了肠镜检查并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

入院后第二天肠镜显示:直肠至回盲瓣全结肠散在点片状溃疡、覆白色膜样物,结合肠镜考虑为炎症性肠病(见下图)。

三天后乙状结肠病理结果提示:镜下粘膜固有层内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隐窝脓肿、隐窝消失,符合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之改变(见下图)。

就这样短短3天的时间,经过我院放射科、消化科、病理科三个科室通力合作,明确诊断了李女士的疾病就是临床上并不多见的“溃疡性结肠炎”。随后给予治疗,3个月后复查肠镜,患者整个肠道炎症基本吸收。发热、腹痛症状都消失了,大便次数1次/1-2天,成型软便,无粘液、脓血,李女士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抖擞了,又重返工作岗位。

溃疡性结肠炎科普知识

1、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清楚的以结直肠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95%的病例累及直肠,并以对称、环周、连续性方式向近端延伸,累及部分或全结肠,病变主要限于粘膜、粘膜下层。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排便紧迫感、里急后重等。有的表现为低热、贫血、乏力;更有少见的以肠外症状:强直性脊柱炎、结膜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起病。

3、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与肠镜检查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可能和环境、遗传、免疫、肠道微生态、感染等因素有关;再加上溃疡性结肠炎有一部分以全身或肠道外症状起病,所以确诊光靠临床症状还是特别容易误诊,及时的肠镜检查加病理是确诊的方法。

肠镜检查是溃疡型结肠炎的镜下表现:粘膜充血、水肿,粗糙呈颗粒状,血管网纹模糊、紊乱或是消失,质脆,易出血;弥漫性点状糜烂或浅溃疡,常附着脓性分泌物;慢性病变可见假息肉、粘膜桥形成,结肠袋变浅或消失,肠腔狭窄,缓解期病例可见粘膜萎缩、瘢痕形成。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还有比如低热、贫血、乏力、关节疼痛等不适,及时的肠镜检查是必需的。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粘膜,溃疡性结肠炎,肠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