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读片(11):磨玻璃结节胸膜侵犯的预测因素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肺结节前沿
专家简介:张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擅长肺部结节的人工智能(AI)良恶性鉴别、疑难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定性与分级(腺瘤增生-原位癌-微浸润-浸润性腺癌)、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浸润风险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肺部结节的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及微创消融、肺部肿瘤的诊治(靶向,免疫,放化疗)。
肺磨玻璃结节,即使是浸润性腺癌,术后基本是治愈的。然而靠近胸膜的磨玻璃结节,如发生侵犯脏层胸膜,分期就会直接变为IB期。术后复发的概率增加了数倍。因此如何判断磨玻璃结节有胸膜侵犯的风险,是诊断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看片:
这个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楚,考虑肿瘤性病变。其紧贴叶间裂,胸膜牵拉不明显,没有胸膜增厚。一次复查没有吸收,基本锁定肺癌。
判断恶性还不够,还需要评估其到了哪个阶段。该结节平均直径10mm,CT值最高-300左右,肯定超过了原位腺癌的范畴,有微浸润及浸润的风险,有侵犯胸膜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手术后病理:腺泡型腺癌,侵犯脏层胸膜,为IB期。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磨玻璃结节紧贴胸膜,即使没有明显胸膜牵拉和增厚,也有可能侵犯脏层胸膜。如果贴胸膜的磨玻璃结节评估超过了原位癌的范畴,可以考虑早期切除。
胸膜牵拉和增厚不等于胸膜侵犯。
比如下面这两个磨玻璃结节,胸膜增厚牵拉反应远远比前面的结节明显,但手术后病理都为微浸润腺癌MIA,没有发生胸膜侵犯。
胸膜牵拉与增厚,是反应性的,与肿瘤发生EMT,成纤维细胞收缩相关。可以在诊断中增加肺癌的可能性,但不能说有牵拉就一定有胸膜侵犯。贴胸膜的磨玻璃结节是否有侵犯胸膜的可能,主要在于其本身的侵袭性。
本期Tips:
1、贴胸膜的磨玻璃结节,即使没有明显的胸膜凹陷和增厚,不等于没有胸膜侵犯。
2、贴胸膜的磨玻璃结节胸膜侵犯的风险,主要在于其本身的侵袭性(是否为微浸润及浸润性腺癌),不在于是否有胸膜牵拉和增厚。
3、贴胸膜的磨玻璃结节评估为微浸润腺癌以上,有侵犯胸膜风险,不建议长期随访,建议积极处理。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