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说说“常德火车站医学生救人无效遭恶评事件”的常识性欠缺

2020
08/25

+
分享
评论
吴帅
A-
A+

作者为医生,国内资深医疗评论员,点击关注我最新作品

49831598328028122

8月14日晚,一名中年男子在常德火车站突发哮喘倒地,两名医学专业女生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约20分钟,待救护车到后才离去。不幸的是,该男子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36731598328028268

两名女生的善举,赢得了多数网友的点赞。但也有不同声音出现,比如“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的评论,获得6.1万点赞。

首先,看媒体的这个新闻标题,就发现一个很大的硬伤。

36531598328028324

什么叫"医学生救人无效”?在这里,这个无效用得简单粗暴,而且有点流氓。

怎么能用结果不好,就倒推医疗无效?医疗结果好不好,和病人的身体基础情况和医疗处理,乃至到环境,都息息相关。很多时候医者的处理有疗效,医生诊治正确,也不一定能逆转糟糕结果。

根据不好的结果,就倒推医生处理无效,用这种单线和霸道的逻辑来评判医疗行为,那遍地都是"无效医生和无效医疗"。那就容易被演绎为——医疗无效,但是别人家属不追责,大度。医学生你们运气真好?

普通人说说算了,主流媒体也去传播这种功利和无理的思维,很容易激化医患矛盾。

二者,新闻中那句"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医学生告上法庭……",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反讽的春秋笔法,而且可能还来自医疗界人士,表达了某些从业者的担心——因为医疗卫生法规对此的不明确,会不会造成违法行医,带来麻烦?

这6.1万点赞,我看更像是点赞这个观点表达,而不是真的去支持见死不救。实在没有必要去担心网友变坏了。网络上各种声音都有,但极端的只是极少数,不能代表大众。

就像新闻报道后,死者家属第一时间表态,称“恶评”不道德,不管救不救治成功,也要向施救女生表达感谢。医学生就读的大学,也肯定了这种救人行为,对学生给予奖励。这些都是非常主流的社会意见。那就是鼓励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给需要的人施手相助。

话说回来,这个社会,有没有可能出现那条评论担忧的场景——因为救人被人追责?当然有这种概率。但我们也更应该看到,从主流媒体到主流民意,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已经到了理性的层面,形成了一股正气。反对什么和肯定什么的界限,已经非常清晰,不太容许犯那种指鹿为马的低级失误。

在这方面,如果医疗卫健部门能够进一步诠释,甚至嘉奖肯定这些见义勇为的路人,有利于打消公众的这些疑虑,尤其是某些医务工作者的担心。

最后,我觉得救死扶伤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普及更多的急救知识和理念。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把这种理念带进了课堂和企业。但在中国,当我们还为这种低级问题担忧,说明这一块我们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遇上这种突发意外事件,这两位年轻医学生可谓是医疗行业的形象代表,说明了医学院很好地培育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到知识。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88511598328028595

当她们挥泪离开这个急救现场的时候,相信已经得到了实战的职业教育。医生,就是和死神作战的人,疾病和生命的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异常残酷和无情。作为医疗从业者,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投入救死扶伤的战斗,也能接受世事的无常。一线临床医生经常要做的是一次次抹干眼泪,一次次投入下一场战斗。

就像那句医疗行业名言说的那样——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常德火车站,救死扶伤,医学生,恶评,救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