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着吃?这些药不行
本文由“中山六院药学部”授权转载
黄药师,前些日子医生给我开了扶他林缓释片,特地嘱咐我说这是缓释片,不能掰开吃,但我老伴的倍他乐克缓释片确实一次吃半片,这是咋回事?是哪里搞错了吗?相信张大爷的疑惑也是许多患者的疑惑,为什么有些药可以掰着吃,有些药又必须整片服用?为什么同名为缓释片,有些可以半片服用,有些又必须整粒吞服呢?
科普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药物的服用方式仍存在很多误区。有些患者认为,都是吃的药,吞着吃、嚼着吃、掰开吃、碾碎吃都一样。但其实小小的药品里藏着复杂的制作工艺,不同类型的制作工艺决定着药物的服用方式,不恰当的服药方式可能会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什么样的药物可能不能掰开吃呢?我们先来看下几个药物口服剂型的概念。以二甲双胍为例,二甲双胍有不同的口服剂型。
01、常释制剂
是指口服后药物在消化道内正常的消化液状态下释放药物。例如普通片剂、胶囊剂等。比如:盐酸二甲双胍片。
02、缓/控释制剂
在规定释放介质中,缓慢释放药物,从而减少给药频率,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比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03、肠溶制剂
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胃中不释放的药物,进入肠内后,在肠的某部分释放的迟释制剂。比如: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黄药师,那是否可以简单地分类:常释制剂可以掰开来吃,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必须整片吞服?
张大爷,其实,药品的服用方式不能简单地根据制剂的类型进行划分。药物是否能掰开吃,主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及药物制剂的制作工艺。
黄药师,需要整片/粒吞服的药物如果掰开服用会怎么样?
1.药物制剂结构被破坏,药物剂量突释:部分缓/控释制剂掰开后,原本的制剂结构被破坏,使得药物迅速释放,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不仅影响药物动力学特征,还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2.可能增加药物刺激性:肠溶制剂可避免药物在胃内崩解,若掰开服用,可使药品提前在在胃内释放。例如,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肠溶制剂,若失去肠溶特性,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严重者可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反应。
3.可能影响药效:有些药品在胃中容易被酸或者酶破坏,从而减弱或失去药效,做成肠溶制剂可保护药品。例如,胰酶肠溶片等蛋白类及多肽类药物,在胃部的强酸性环境下容易变性,从而失去药效。
4.影响药物的局部靶向作用:某些药物需在肠道内发挥局部作用,若肠溶性被破坏,药物释放部位发生改变,局部治疗作用则被削弱。
5.对皮肤或粘膜产生毒性:部分药物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需要包裹一层糖衣、膜衣或胶囊,以免药物直接暴露在外,对皮肤或粘膜产生毒性。例如在服用抗肿瘤药替莫唑胺胶囊时,应整粒吞服,避免胶囊内容物与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
温馨提醒
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不可掰开服用的药品,但并不是所有的特殊制剂都只能整片吞服,同一有效成分的药品,不同厂家,因制作工艺的不同,其服用方式也可能产生差异,因此,在服药前,患者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谨遵医嘱。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