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当“成本意识”还未如此深入公立医院管理中时,北京市就意识到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6年,北京市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全成本管理,统一方法、统一工具、统一实施,使核算结果更具社会公允性,其产生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对加强卫生经济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为积极响应改革,北京积水潭医院先试先行。医院于2005年启动科室全成本核算,2009年开始项目成本核算、2014年开展病种成本核算,并于2020年产生DRG成本数据。多年来,医院紧跟医改趋势,不断进行管理创新,运用数据支撑成本管理,始终走在改革前列。
“指导+考评”促成本管控升级
成本管理离不开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为提高市属医院成本管控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使医院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措施,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出台《市属医院成本管控办法》,从成本综合管控和成本构成管控两大维度设计指标,全方位指导市属公立医院成本管控工作。在业务层面,形成人力成本控制、物资成本控制、固定资产成本控制、其他费用成本控制等多个控制点。以注重耗材成本为例,要求对高、低值耗材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管控。对高值耗材从采购、入库验收、出库、使用、收费、结账等各环节进行监管,实现闭环管理。对低值易耗品根据科室合理业务量需求定量配置,对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和后勤部门领用的工具类物资实行以旧换新的管理方式。
同时,在北京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体系中,也将成本管控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以考促建,医院可以根据考核成绩定位自身,针对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改善,以提高医院成本管控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医院经济运营状况。
医院成本管理实际应用
成本管理的应用范围广,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物价管理、医保政策、医疗效率、全面预算管理等都离不开成本数据。经过改革,积水潭医院强化了数据应用,实现了部门信息共享。定期向绩效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全院临床和以及科室等提供相关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成本管理,其应用需要“理念先行、制度保障、技术支撑”三大要素,三者联动,形成现代医院财经管理机制,实现数据驱动管理,满足不同管理层的数据需求,提高效率、支撑科学决策。
在理念先行层面,通过给管理层和科主任普及本量利分析等原理、优化管理工具等来提升成本意识;在制度保障层面,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医院财经管理思路和措施,比如建立科主任例会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加强业财融合;在技术支撑层面,构建医院智能分析平台,让数据“看得懂、用得上、管得住”。通过院领导决策分析平台和科室运营数据分析平台,对不同指标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可视化展现,全面满足院长、分管院长、科主任等不同管理层的决策需求。
文章版权归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所有。
原标题:北京积水潭医院陈越:切中改革关键,医院成本管理与应用之道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