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隐秘的角落里 糖尿病正在威胁你的双脚
每次门诊下班,总能看到内分泌科诊室外头仍有不少患者在那儿排队候诊,一方面心疼内分泌科同事的辛苦,一方面也不禁感慨糖尿病病人实在是太多了。
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0.9%,也就是说差不多每9个人里头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近1.3亿。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降糖药、胰岛素……这些名词对民众来说,早就耳熟能详了。但在那隐秘的角落里,仍然暗藏着不少悄无声息的威胁,比如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足部的问题,轻则疼痛麻木、肿胀不适;重则溃疡、坏疽。有些病人先是失去个脚趾头,然后是整只脚、最后可能是一条腿。其实,在悲剧发生前,我们就应该主动出击,拨开那隐秘的角落,保卫受到糖尿病威胁的双脚。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罹患足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当神经出了问题,患者就会出现足部的疼痛与麻木等不适感,久而久之,神经对于疼痛以及温度也会越来越不敏感,直至感觉完全丧失。
这样一来,患者就失去对足部伤痛的感知能力:
脚底不小心扎了铁钉、木刺却浑然不知
洗脚水温度太烫也感觉不到
鞋子硌脚磨出泡都不晓得
损伤不断恶化,直到发生感染、溃疡才如梦初醒糖尿病神经病变还会引起足部结构的变形,这种情况称为夏柯氏足(Charcot's Foot)。夏柯氏足的早期往往表现为足部红肿,随着病情的进展,足部的骨骼会发生错位塌陷,原本正常的双脚会变得丑陋不堪。更糟糕的是,错位的骨头在走路过程中造成局部压迫,导致压疮、溃疡的产生。
除了损害神经,糖尿病还会引起血管的病变,导致足部的血流减少,这么一来,足部的营养、修复以及抵抗能力都遭受打击,一旦发生损伤,伤口会久久无法愈合;一旦出现感染,便容易加重以及扩散。如果这一系列恶性循环不被解除,发生严重的感染甚至坏疽,为了保全生命,截肢(Amputation)就不可避免了。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早期采取措施来有效预防的。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保卫自己的双脚
每天用温水洗脚
洗脚前记得试试温度,千万不要太烫
建议用手肘试温,因为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也常常会影响到双手
如果能用温度计就更好了
研究显示,32~35摄氏度是最为理想的。
每天洗完脚好好检查一下
因为神经受损的关系,你的脚可能出现问题了自己都不知道,每天洗完脚好好检查一番,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检查的时候不能错过任何隐秘的角落,包括脚趾缝,如果老年患者弯腰掰腿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家人帮忙或者照着镜子看。
具体看些啥呢?主要看看有没有皮肤的破损、红斑、局部肿胀、水疱、嵌甲、老茧、鸡眼、脚癣等,出现这些问题的脚更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足。
每天出门前检查一下鞋子
看看鞋子里是否有砂石之类的异物,鞋垫是否平整,如此可以有效避免穿鞋走路过程中的损伤。
永远不要光脚走路
由于你的脚感觉迟钝,很可能踩到钉子都不知道,所以不论是出门,还是在家里,都要记得穿鞋穿袜子,这样才能保护双脚不被锐器扎到。
穿着保护性好的鞋子
建议穿透气性好具有弹性的运动鞋或者休闲鞋
避免穿人造革或者塑料材质的鞋子,因为它们弹性差不透气
傍晚的时候(一天走下来,是双脚尺寸最大的时刻)再去鞋店里试鞋
试鞋的时候要确保整体舒适并且鞋头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脚趾,这对于存在脚趾畸形的人们尤其重要
每次换新鞋,记得先穿着走几个小时试试,然后检查一下双脚有没有问题
如果已经发生夏柯氏足畸形,那就需要专门定制鞋子跟鞋垫了
勤修趾甲
养成勤修趾甲的习惯,注意要用指甲钳,用剪刀的话容易造成误伤
修剪的时候趾甲两个角尽量留平,而不要往角落里深挖,这样可以减少嵌甲的发生
修剪完毕要记得用指甲锉把趾甲边缘磨平滑
如果你习惯找扦脚师傅修剪趾甲,建议去的时候自备一套工具,并告知师傅你有糖尿病,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谨慎处理老茧、鸡眼
糖尿病患者的脚上很容易长老茧跟鸡眼,这往往提示局部承受的压力较大。
千万不要尝试自己切除老茧和鸡眼,也不要轻易使用药房买来的“鸡眼膏”,否则很容易引起溃疡和感染。
每天洗完脚,趁老茧变软的时候,可以用火山石磨去老茧的表层,不过特别要小心别磨得太深,而且得往一个方向磨,而不要来回用力搓。
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的时候找个椅子把脚抬高
做做脚趾抓毛巾、踝泵运动(脚踝上下活动)
适当参与一些运动锻炼(散步、骑车、游泳、瑜伽等)
定期就医评估
定期找家庭医生或者足踝外科医生检查评估
另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
戒烟!戒烟!戒烟!
文中图片转载自网络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