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医疗投资系列二:医疗产业大变局

2020
08/20

+
分享
评论
约印医疗基金
A-
A+

演讲来自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24421597895899389                  

重视投资方向

疫情对我们的医疗行业具体有哪些影响?

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医疗投资的一些方法论。首先要有自己的产业地图,从主体和服务上来讲,我们会把整个医疗产业分为几个不同的产业链阶段。

最上游的是原料药阶段,包括中间体、原料药、中草、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这次疫情中受益比较大的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因为西药相对来说会比较滞后一些,包括最近我们的院士公布的几个针对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具有一定效果的西药,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的推广。所以今年的上半年,对国内的西药的中间体和原料药公司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但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在器械领域中,我认为一些零配件和关键技术会受到国家的更大重视。因为我们原来很多的关键技术和零配件都是从海外进行采购的,现在诸多国家对中国已经封锁了航班,无法从海外进行采购,进而可激发国内的技术增长,国内的相关企业会有很大获益。同时在疫情之下,大家对于器械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以及零配件会更加的重视,所以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在未来的3到5年里边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再看中游的研发生产端,也是从药和器械两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

在药的方面,传统的医药项目,如仿制药、中药。在这次的疫情发生之前,很多中药在我们医疗一级市场的医疗圈里边,其实是投资比较少的,但是这次疫情之后,投资方向也会被大家重视起来。

最大利好应该是在创新药的项目。此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和2003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大家整体的创新药能力比以前大为提升,包括CFDA对于创新药的审批也大大加速了。 未来的5年到10年,像纳斯达克,在2019年有大量的创新药企业上市,香港也在同一年开通了创新药的一个通道,其中有几十家的创新药企业在港股纷纷上市,估值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特别是2019年,中国十大板块之一的创业板,也包含了创新药、创新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以及基因检测)。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的建造,大量的医疗设备采购是近10亿的规模,为什么2月3号A股开盘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医疗设备的企业、医疗耗材的企业、基因检测的企业涨停板?就是这个原因。

在这样的大规模的医院建设以及大规模的医疗耗材的使用的过程中,会给我们研发生产端带来非常好的机会和非常好的盈利空间。尤其是这次涉及到的呼吸机、CT影像设备、心电监测设备、彩超设备等,都是在此次的疫情之下,整个医疗设备端比较获利的细分赛道。医疗耗材就更是如此了,假设一次性的护理设备,包括防护服、手套、鞋套、口罩,这都属于医疗耗材类。这次都是有多少、生产多少全部被政府采购,而且全球的相关的防护医疗耗材都被中国买空。

所以我们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未来,在医疗耗材领域中是大有可为的。

不仅是现在的即用的医疗耗材,也包括了心脏支架、骨科器械等一些慢性病的医疗耗材,在未来的5年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这次还要特别强调的一个大机会就是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其实是一个QPCR的技术,就是快速的PCR设备,目前核酸检测是此次疫情检测的金标准。所以曾经投过的几家做基因检测的公司在此次疫情后的病理检测业务量均呈爆发性增长。

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数据,有朋友问我,你来猜测一下,这次的感染人群大概会有多少?我当时也是比较悲观的报了一个他们认为不可能的数字,但最近我们也看到了,在不停的刷新数据的过程当中,正在接近我给出的预测。

由于最近4年的时间我都是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读公共卫生学的博士,对于过去曾经遍布全球的大传染性的疾病是比较了解的。在医院这样的密闭的公共场所中,由于疫情没有受到重视,导致最初大量的病毒携带者跑到医院去就诊从而感染了更多的人群。整个发烧门诊是人山人海,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只是普通的感冒、甲流或乙流,但是他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是非常大概率会被传染的。

其实有一些感冒症状,但没有出现高热的情况,是可以在家自己服用一些VC泡腾片或者普通感冒的。即使有一些发烧的情况,如果你在服用正常的退烧药后,温度有降下来,也是不用急着去医院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高热情况,建议大家能够在家中处理,而不要跑到医院这种传染性非常高的环境中,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好的能在疾病早期阶段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不要让这个疾病进一步的去发展。

对医疗产业的分析

回到整个医疗产业地图,在服务端包括一些外包企业,即通常所说的CRO公司、CMO公司、CDMO公司和CSO公司,未来在这个领域和赛道当中,最好的机会是免疫治疗、细胞治疗这样的生物工程,以及有生物工程外包研发能力的企业。

如今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已经上市了,做的也非常不错,所以在10年前布局化药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就对了,10年之后,很多化药在CRO、CMO领域中,都已经成为寡头垄断了。

所以在这个时点,如果在一级市场,建议大家还是要投资龙头企业。而在二级市场,也同样可以关注一下这几个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细胞生产和研发能力的企业,还有比较热门的互联网医疗。

同样,由于此次疫情,大家也注意到了其它就医途径。如果身体出现一些症状,是可以使用互联网医疗的资源和手段的。比如春雨医生,很多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我们都可以利用这样的网上资源去咨询医生,能够在家做一些初步的诊断。

此次疫情之后,国家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他们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看完整个医疗产业的板块分析,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全景。

医疗健康是一个多维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在生态系统下强劲增长的一个新兴市场。在疫情之下,体量和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包括我们看到的公立医院,全国有1.7万个。疫情之后,相信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很多方面都会有更多投入,因为他们在痛定思痛后是要亡羊补牢的。

从本质上看医疗体系

医疗信息化领域中,投资机会在物联网的领域当中,因为物联网是整个医院的最后一到关卡,也是院长们很好的控制院内感染的手段。这个手段避免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染,一个是传染医护人员,但更重要的是在物料的运输过程中,对那些没有防护意识的患者进行保护,这样就能避免更多的交叉感染。同时对于社会资本创办的医院,在很多细分赛道,例如眼科、齿科、骨科、心脑血管等,他们的水平能力也大为改善。

很多优秀的连锁机构中,实际上都是来自公立医院的医生,专家办院和传统意义上的民营医院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别。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家对私营医院的诊疗能力的认知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特别是国家近三年时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多点执业,这个举措相当于是欧洲整个工业革命当中的圈地运动。欧洲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圈地运动,才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了工业化革命当中的工人,由此直接促进了欧洲几个强国成为了帝国。

对于医疗器械,刚才也提到了,包括诊断试剂会产生这么大影响,比较核心的原因是预防意识以及公卫意识比较薄弱,一线的医生有了发现之后,政府的工作人员由于公卫及预防的意识比较薄弱,再者重视程度也不够,才会造成了整体政策的延后。

所以未来的5年到10年非常大的机会在于预防。

中国过去过于关注治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患者越治越多,而从本质上来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整体的医疗体系,不是特别重视预防,觉得只要没生病,就不用花钱去做预防。其实这是错误的,像体外诊断试剂,美国平均每人体外诊断试剂的消费大概在50元美金左右,而中国的人均花在预防的体外诊断试剂的费用只有4.6元美金,差了10倍。

此次疫情过去之后,国家在未来的3到5年会加大对医疗的投资和关注,所以在这个领域当中,一定会在一级市场以及二级市场再掀起一个投资的热潮。

  ·END·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疫情,投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