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白衣天使致敬!
那天中午,许啸声正在门诊接诊患者,突然一位女患者闯了进来,说要投诉。
许啸声问她:“你有何不满?”
她嚷嚷道:“为啥男的可以做妇产科医生?这是男权思想作祟。你们院长肯定是男的。我要去妇联投诉,让你们男妇产科医生都下岗!”
他哭笑不得,但也不好说什么,就建议她换一个女医生就诊,并招呼了下一位患者。
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起来,赖在妇产科诊室不走,还对着下一个人大喊:“你看!他们让男医生给我们看病,这是搞男权!”
结果这位患者看了看她,漫不经心地说:“这是女权啊,因为我有权选择看男医生还是女医生,不是吗?”
前者一时语塞,赶紧走了。
……
对工作了10年的妇产科男医生许啸声来说,虽然上述场景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也并不罕见,总有人问他:
一个男医生,为什么选择了妇产科?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有微创外科、微创妇科等部门,而许啸声一开始其实属于外科。
他的导师,郑民华教授,是中国微创外科的创始人,许啸声刚入微创外科时,因为工作特别积极主动,给当时妇产科主任喇端端教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位主任闲暇聊天时,喇教授就与郑教授半开玩笑地提起:“我们妇产科缺个男医生,我觉得许啸声挺不错的,你放不放人啊?”
郑民华教授一点头,这事儿基本就这么定了。
许啸声本就喜欢外科,而妇产科也属于手术科室,对于这个调动他欣然接受,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当然,上岗之后他也遇到了几乎所有妇产科男医生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患者和家属的惊奇与不理解。
洞悉患者的需求,成了他的习惯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妇产科根本不允许出现实习生,更别说是男性实习生。“男女有别”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患者能够接受妇产科男医生,但仍有不少人存在这类偏见。
刚开始,许啸声对这些偏见的声音也有些抵触。但逐渐地,面对这些他只是笑笑:“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问题都不大。”
在现在的他看来:“女性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因为这个群体往往被贴上‘敏感、柔弱’的标签,而对于女性的保护似乎是男性与生俱来的天性。作为一个男性、一个妇产科医生,当面对这样一个需要被呵护和帮助的群体时,自己究竟该体现怎样的价值,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这份转变源于和一个个患者相遇和交流的过程。
曾有一名晚期宫颈癌患者来就诊,许啸声建议她接受治疗。结果患者立马问他,治疗要多少钱?
许啸声心里不悦,想着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怎么能更好地爱其他人,但话到嘴边,他又苦口婆心地劝她把该做的检查给做了。
结果患者哭着说:“不是这样的,我儿子得了尿毒症,在你们医院做血透,我们家所有的钱付他的费用都不够了,这个钱不能再花在我身上了,他比我更适合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
许啸声为此动容。
他突然意识到,这世上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而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有能力,也需要足够敏感,去洞悉很多别人观察不到的东西,包括照顾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当患者心里面得到了安慰,可能她的病也跟着好了一大半。
他认为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同样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过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心理健康,再则是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于是他想尽量也照顾到人的内心。
“患者来医院,自然是有问题需要解决。妇产科男医生本来就很有话题性,有些人有自己的看法,我也能够理解。”“如果她们相信我,我自然全心全意为她们解决问题,如果我不能为她们排忧解难,那我一定告诉她们接下来解决问题的方向。”
这其实做起来很难。
好在许啸声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细腻的人,他总是能够及时察觉患者的需求。而且这份敏感细腻并不仅仅停留在观察,他还会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已然成为他的思维习惯。因此,与患者的每一次对话,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医患关系的理解。
他将自己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转化成一篇篇小故事,代入感极强,有些让人潸然泪下,有些让人忍俊不禁,他把他们都留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并取了个名字:声声不息。
到现在,这个朋友圈栏目“开播”了快两年。
有人好奇,问他为什么突然想把这些事情写出来。
写作这件事许啸声其实已经坚持了许多年。自打2011年开设新浪微博以来,他常常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留在网络上。在2015年之前,他总喜欢写一些大道理,但关注度始终不高,直到那些真实的故事被广泛点赞、转发,他才意识到:真实,才最能更打动人。
至今他也是拥有20万粉丝的网络大V。从没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的他,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对生存的认知、生活的白描,以及对生命的理解,把他对这个世界所有的温柔寄托在故事之中,传递出去。
生死之外,情理之间
他曾亲自宣布过好朋友的临床死亡
作为“身经百战”的外科医生,许啸声治疗过的患者不计其数。但是,尽管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有些时候,与死神之间的较量,也会让人手足无措。
“我曾亲自宣布过好朋友的临床死亡。”说完这一句,许啸声沉默了很久。“她是一个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很年轻,走的时候只有三十出头,孩子也还很小。”
瑞金医院的对面是瑞金宾馆,时常隔着条马路,同时上演着红白喜事。有时,他想象自己站在马路中央,左耳是欢笑,右耳是恸哭,凝结成复杂的心情。
无法挽救生命的无力感一次次提醒他,是否再努力一点点,能够去改变结局。而他敏感的内心又会在无形中放大这种挫败感,进而督促他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妇产科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科室,”他说,“如果真的结果不好,我更应该去观察、去分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我希望我的能力可以‘匹配’上我的敏感。”
医生一辈子都在学习,他自然不例外。只是知道的越多,未知的也就越多。
许啸声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不再惧怕未知,不再惧怕将来。当你在二维空间里找不到突破时,你会将自己的认知升维,换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在攀登生命高峰的途中,越往高处走,医学和人文就越接近,你会清楚地看到自己原先的边界在哪儿。”
“他是我无法逾越的山峰”
许啸声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CIVIL医院及HAUTEPIERRE医院担任外籍住院医师,当时欧洲腔镜中心更是递来橄榄枝,希望他留在法国工作。他当然也有些心动,开始考虑留在国外发展。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远在国内的父亲,他的父亲说道:“你在北上广,就是为全国人民做贡献;如果你在国外,那就是为全世界人民做贡献。你的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但为‘大家’做的事情多了,对‘小家’就很难面面俱到。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也很羡慕你有这样的选择。作为父亲,我会有私心,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祝福你无论在哪里,都有更广阔的天地在你心。”
父亲坦诚的一番话,令他又重新认真做了思考。
2010年,许啸声归国,入职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许啸声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是一名教师,但是许啸声从不觉得他的教育有什么套路,所有的引导不过是由细微处见真知,渊远而厚重。他很倾佩这样的父亲,不经意间也耳濡目染地模仿着父亲这样的行为与思维。
“他是我心中无法逾越的山峰。”
而父亲教他的道理,他都自如地用在了与患者的相处之中,不过两个字——真诚。
许医生有话说 常有人问我做医生苦不苦,可能我会回答“痛并快乐着”,然后扪心自问,这个快乐从何而来。 快乐本由心来决定,就如空气的存在,只有你用力呼吸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如果太用力,过于执着于快乐本身,也就变得不快乐了。快乐不可能从外在追求,因为现实挫败难免,只能往自己内在的心修炼,造就强大的内心,才能无敌无惧于外在的遭遇。 我因为出生在虎年,刚出生的时候哭声特别洪亮,所以有了这个名字。也正巧在苏轼的诗里面找到了另一份解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或许悟到的境界是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自乱阵脚。但其实苏东坡看得更为通透,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 我们医生执业不易,作为医生,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要在不慌不忙中安静地坚强。 做医生时间长了,也就明白了“宁可燃尽,不愿锈蚀”的道理,也能体会面对死亡的那种无奈和彷徨,但其实,爱到深处,便生死无差。 其实大多数人渴望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的生活。但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知天命而仍不断进取,是现在的医生应有的态度。 北宋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我也始终认为,医生应熟谙传统知识分子之道,兼济天下,有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态度,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踌躇,不必,却永远需要踌躇满志。若爱,就深爱这身白衣。
许啸声医生
来源:医学界 作者:刘凤玲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