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生命至上,人心同然”引起广泛共鸣

2020
08/19

+
分享
评论
孙新颜
A-
A+

《生命至上,人心同然》引起广泛共鸣,以文化人、人心同然,共同推动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作者:孙新颜

《生命至上,人心同然——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一文引起广泛共鸣以文化人、人心同然,共同推动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奔赴疫情防控战场。即便有一天我们完全战胜了疫情,也希望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赞扬、关心、理解和尊重能够延续下去。”

那么如何让人民爱医行动能够延续下去,如何让全社会对我们医疗卫生人员的尊重、理解、支持都能够延续下去。生命至上,只有用仁心护佑生命,做到人心同然,才能共同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氛围。

《孟子·告子》有云:“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立身行道,言行、品德得到大家认同,消除人心之间的隔阂,人与人的心互在他人心中。

语言、药物、手术刀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良好的沟通、充分的叙述是最佳的治疗,在医疗服务中语言的作用应放在首位。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去治愈”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这里的分寸把握很精细。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

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也说明了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在医学服务中的重要性。这些积极的语言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自愈力,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

调病不调心,累死郎中受嫌疑

医学模式转换也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转变。而我们老祖先几千年前就已经将其运用在疾病治疗中了。移精变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转变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此既治好了病,又能得到人心。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以前车马很慢,但人心同然;现在飞机很快,但人心出现隔膜。在后疫情时代,逐渐有人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口罩戴久了,内心就会产生隔膜,制度可以让人们戴上或摘下口罩,但无法去掉心灵上的口罩,消除人心之间的隔阂。只有以文化人,才能共筑同心。

以文化人,微言大义,触动心灵,唤醒良知,在后疫情时代营造一种乐观积极、充满仁爱、生机畅达的氛围,道德品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生命的觉醒和顿悟,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才能消除隔膜,人心同然,共同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文化人,共鸣,人心,疫情,治愈,遵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