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检查眼睛的时候只要听到“散瞳”二字就会谈虎色变,马上向眼科医生询问“验光必须要散瞳吗?我们孩子以前散过瞳,这次能不能不散瞳呢?”
可见,想必各位家长还是对“散瞳验光”有着很多误解,那究竟什么是散瞳验光,为什么要对青少年进行散瞳验光,还有到底散瞳验光会不会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呢?小美就针对这几个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散瞳?
“散瞳”在医学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药物可以让眼部睫状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验光得出的度数就更准确。由于目前所有的睫状肌麻痹药物都同时带来瞳孔散大,因此被大家熟知为“散瞳”。
儿童验光前为什么要先散瞳?
散瞳主要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孩子眼睛的调节力较强,过多的调节参与可能导致屈光检查结果失真;所以对于无青光眼等相关眼病的儿童建议进行睫状肌麻痹后验光,这样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查屈光不正,尤其对于初次验光、远视、近视或大散光的儿童,更应该进行散瞳验光。
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需要在散瞳后才能准确辨别。并且,只有在散瞳后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屈光度数。如果是假性近视,散瞳过后,度数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仍有度数,那散瞳后测出的度数才是孩子真正的近视度数。
散瞳的分类:
散瞳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快散、中散和慢散。
快散,是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由医生每隔5分钟点一次快速散瞳药水,连续点5次,散瞳后4~6小时即可恢复。
中散,是使赛飞杰散瞳,与复方托吡卡胺相似,每隔5分钟点一次,连续点5次,瞳孔约7天恢复正常。
慢散,一般使用阿托品,需家长在家里给孩子点药,一天点3次,连续3天,第四天来医院进行初次验光。从初次验光检查日开始计算,第21天再来医院复查验光。
具体使用哪种散瞳方式,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度数大小以及是否有斜视等情况决定。
散瞳后需要注意什么?
任何一种散瞳方式,在瞳孔恢复后,视力也会恢复和之前一样。
散瞳后,瞳孔扩大,过多光线进入眼内会引起怕光的症状。另外,由于散瞳后,眼睛暂时没有调节能力,看远处清楚,但看近会模糊,所以散瞳期间,建议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电子产品、写作业等,但这些均为散瞳后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紧张。
散瞳对眼睛有什么危害吗?
科学的散瞳是安全的医疗手段,对孩子的眼睛没有任何危害,散瞳后可以更好的检测到孩子的视力,同时也可以让紧张的睫状肌得到放松,让眼部充分休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