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臭是什么原因

2020
08/18

+
分享
评论
六一儿童专科医院
A-
A+

    小儿口臭是什么原因

    ①喂食不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②胃肠道炎症。婴幼儿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胃肠道发炎。

    ③滥用抗生素,使胃肠道内菌群失调,正常细菌,如乳酸杆菌受到抑制,杂菌却大量生长繁殖。

    ④天气变冷,机体抵抗力低,肚子受凉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小儿口臭的临床表现

    ①腹泻。消化不良分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的表现是一天腹泻在10次以下,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腹部胀气,偶有呕吐,有时发热,但不太高,病儿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较严重,发病突然,热度较高,每天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亦有次数更多者。大便常呈水状或呈蛋花汤状,无里急后重(下坠)感。呕吐频繁,每天可在10次以上,造成严重脱水。病儿甚至抽风,意识消失,如不及早治疗,可造成死亡。

    ②大便恶臭。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时,虽未稀泄,已有伤食泄之先兆,此时应马上减少饮食量,予以调整,可避免泄泻的发生。

    ③拒食,也是小儿口臭的临床表现。当小儿偶然有一顿食欲减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强进食,而让其减食一顿。

    ④夜卧不宁。烦啼、手心热、踢被揭衣,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正如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几分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当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添加辅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过饱。1岁左右的小儿更不要临睡前饱饮饱餐。

    ⑤面颊潮红。小儿停食可以表现为午后、晚上面颊潮红。伤食重小儿之面颊燎红,表现为面部皮肤粗糙,环境稍热面部燎红更甚。此时可节食,少进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⑥口臭。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以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小儿口臭的分类

    臭鸡蛋味:罹患爆发性肝炎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病儿常呼出一种特征性臭味,类似于臭鸡蛋味,医学上称为肝臭。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腐败性臭味:多祸起口腔炎症(如牙龈炎)以及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烂苹果味:糖尿病患儿病情恶化到酮症酸中毒阶段,从鼻腔里排出一种怪味,因类似于腐烂苹果的气味。

    脓性口臭:多为宝宝鼻腔异物、萎缩性鼻炎、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病灶处,形成的溃疡、糜烂、化脓所引起。

    酸味:多见于宝宝胃肠功能紊乱。

    血腥味:多见于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脚汗味:病儿体内缺乏异戊酰脱氢酶,致使异戊酸代谢失常,潴留于血液中,其体表与呼出的气息出现脚汗味。病儿智力低下,可出现呕吐、昏迷。

    猫尿味:见于高甘氨酸血症,属于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因体内缺乏甘氨酸脱羧酶,引起甘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血液、脑脊液以及尿液中甘氨酸潴留,便有类似于猫尿的气味散发出来。病儿智力低下,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尿臊味: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儿,病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使病儿呼出的气息散发出尿味,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一个信号。

    大蒜味:青少年不慎接触了有机磷农药,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其呼气、呕吐物可散发出较浓的大蒜味。

    鱼腥味:主要见于三甲胺尿症的病儿,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代谢缺陷病,其身体和呼出的气息有一种鱼腥味,俗称“鱼腥综合症。

    专家提醒:也不是所有的口臭都意味着疾病临身。比如吃了大葱、蒜、韭菜等气味强烈的食物后;口腔内有积奶或食物残渣长时间存留;过多吃零食,而吃后又不及时漱口或刷牙等,口气也可变味。不过,这些都属于暂时性口臭,只要调整食谱、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即可消失。

    小儿口臭的治疗

    小儿口臭吃什么药

    ①可选用助消化及收敛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等,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疗。

    ②中药、推拿捏脊疗法对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

    ③吐泻严重者宜禁食12小时,然后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严重脱水者应及时补液。

    小儿口臭的中医调理法

    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药调理,中医将小儿口臭分为胃经有湿热和食积两大类。

    胃经有湿热的孩子表现为舌质红、舌苔黄,口臭的同时伴有烦躁和睡不安稳等症状,许多孩子还伴有大便干结。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吃一些清热燥湿药。如栀子6克,二花10克,佩兰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黄。煎的时候先加水泡20分钟,煎15分钟后,倒出药汁,可加适量白糖服用。这个方子为3岁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两次喝。

    食积型口臭多见于1~6岁的城市孩子,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有关。这类孩子长期食欲不振,面黄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药以消食和胃为主。3岁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药可以配合消食化积的保和丸。

    小儿口臭的预防

    1.培养宝宝从小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3岁以前的宝宝不会刷牙,可每次饭后用清水或纱布清洗口腔;

    2.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3.少量多餐饮食,防止消化不良。

    4.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龋齿及排列不齐。

    5.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

    6.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保持宝宝乐观、向上的情绪,保持口腔唾液的正常分泌。

    7.宝宝所用食具、奶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妈妈乳头洁净卫生,预防宝宝口腔炎的发生。

    护理小儿口臭的误区

    ①小儿无需刷牙、进食后喝点水就可以了

    对于尚未萌牙且只吃奶的婴幼儿来说,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清理口腔,然而当孩子长到18个月,就要使用牙刷刷牙,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教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顺便将舌头也揉捏若干次,据说可达到90%以上的清理效果。有舌裂或溃疡症状时,要加倍注意口腔护理,可用充分沾染牛奶的纱布,轻轻擦拭小儿舌面以及口腔各个角落。

    ②小儿用餐时间长与口臭无关

    产生口臭与食物接触牙齿的时间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控制小儿用餐时间,并且养成按时、在指定的地方用餐的习惯,以确保口腔健康,从而预防口臭。

    ③在牙科照X光线,对小儿有害

    牙科专用X光线器械,产生放射线极其有限。比起在空气或自然光照中得到的放射量还要少,因此在牙科医院通过X光线检查口腔状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提醒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口病与牙科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会引起口臭;长期吸烟喝酒或者吃辛辣食品(如葱、蒜、辣椒等)也会残留异味;其他如过分节食、女性发育期卵巢功能不全、心理压力等原因都会导致口臭。

    据专家介绍:口臭的病理表现在口腔,但根源却在肠胃;倘若肠、胃、肺、口腔四部位的“三毒一菌”引发器官功能自律性失调,就会导致浊气上升,从而口臭就产生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消化不良,胃肠道,口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