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
有人称它为漫长的告别
有人称它为看不见的先行死亡
它的出现
让许多老人走向遗忘和病痛
让许多家庭面临遥远的生离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老年痴呆患者为5000多万,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位老人被诊断为老年痴呆。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有1000多万阿尔茨海默患者,是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预计2050年我国将会有2800万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以明显记忆下降为主,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并伴有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常出现吞咽困难,卧床不起,发病十年左右,常因感染等并发症死亡。
病因未明、诊断困难且无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到来,让许多人毫无招架之力。
一旦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摆在千万患者和家属面前的,是一道没有更多选择的难题,是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
一项研究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年要花费13万元,其中就医的交通住宿费、家庭正规护理费以及照护者的精神痛苦和意外受伤等非直接医疗费用,加起来就占了67%以上。
大多数人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是无助、无奈、无所适从的,甚至会因为失去希望而出现焦虑、迷茫。
我国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照护者不得不一直看护患者,超六成照护者心理压力大。照护能力不足、照护资源匮乏、治疗服务单一,成为阿尔茨海默家庭面临的三大困境。
1、房间里多挂照片
卧室挂上家人或亲朋合影,电话上设置亲朋好友照片,反复提醒。
2、建立一个“记忆中心”
这个中心可以是书房的橱柜或是卧室的一张桌子,把老人所有重要的东西存放于此,有助于巩固记忆。
3、饭菜上桌先闻闻味儿
调动多种感官做同一件事,建立新的“神经连结地图”。
4、手里转转核桃
手掌集中了许多与健康有关的穴位,这样可以刺激大脑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
5、学门乐器
锻炼大脑同时处理多种任务的能力,活跃大脑。
6、学习一门外语
增强大脑中的关键通道,提高“脑力灵活性”,改善“认知储备”。
7、每天散步20分钟
研究发现,每次散步20分钟,每周3次以上,能大幅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8、合理饮食
低脂、低盐、低糖,均衡膳食营养,补充叶酸与B族维生素,多吃粗粮、鱼类、坚果等健脑食品。
9、多参加社会活动
多与朋友外出参加活动,改善认知和思维能力。
10、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保持年轻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相关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前,往往经历了 20 年左右的无症状期。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人从出现症状到首次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在 1 年以上,6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重度,错过了最佳的干预阶段。
近日,我国专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可提前5-7年预测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表示,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多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
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办法
来解救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和家庭
希望以后
说“我记不得了”的老人
越来越少
说“我想起来了”的老人
越来越多……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