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以为的“常识”,其实都是不对的,甚至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危害。
我是一名宝妈,自从宝宝出生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娃前周末的我:睡懒觉、刷剧、逛淘宝、吃零食......
生娃后周末的我:陪娃、哄娃、洗衣、做饭......
生活巨大的反差,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妈妈太不容易了,需要做很多很多事情,同时也需要学习很多很多东西。
在保证宝宝温饱的情况下,要锻炼宝宝的各种技能,比如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还要做各种开发智力的游戏,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等等。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这只是最基本的,还有很多意外是你预料不到的,等着你紧急处理。
比如喝奶时忽然大口吐奶;吃东西卡住了;从床上翻滚下来;打翻杯子被热水烫了;跑着跑着呱唧摔倒把额头摔破出血了......
遇到这些措手不及的情况,作为妈妈你会怎么办呢?
爱学习的妈妈已经提前把这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学会了,当宝宝出现意外情况时,能科学及时的处理,避免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
比如宝宝被热水烫伤了手,爱学习的妈妈会立马用自来水给宝宝冲洗烫伤部位,20-30分钟左右,凉水冲洗完之后,用干净的毛巾盖上受伤部位,立即送医院就诊。
因为烫伤后半小时是进行急救的黄金时间,爱学习的妈妈能抓住这宝贵的半小时,及时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处理,让病情不再往坏的方向发展,让宝宝少受罪,这是对宝宝最好的保护。
不爱学习的妈妈,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可能只会抱着宝宝干着急,甚至还给宝宝抹牙膏、酱油,用各种错误的偏方来“急救”。
所以,当了妈妈之后,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学习:
学习育儿知识,学习急救知识,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基本的医学、药学知识。
因为娃除了会哭、会闹、会出现意外情况,还有无法避免的就是娃还会生病。
比如宝宝十几天没大便了,宝宝拉肚子拉的屁屁都红了,拉的都没精神了,宝宝最近不爱吃饭了,宝宝咳嗽、流鼻涕了,宝宝发烧了......
宝宝一旦生病,除了自己受罪,妈妈也是各种心疼焦虑,各方渠道找治疗方法,看大家在宝妈群里的支招:
有的宝妈说拉肚子了赶紧给吃止泻药,别脱水了;
发烧38℃赶紧给吃上退烧药,别一会烧到39℃就麻烦了;
宝宝咳嗽赶紧吃止咳药,别咳成肺炎了;
宝宝生病,输液对宝宝不好,千万别给宝宝输液,能吃药就先吃药。
这些你以为的“常识”,其实都是不对的,甚至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危害。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