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功能差,总是打嗝、反酸、声音嘶哑,这可能是反流性咽喉炎!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感觉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灼热感、咽痛、口臭、口苦、长期声音嘶哑等,经过喉镜检查发现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患者常常有肠胃功能差,胃胀、打嗝、反酸等症状。其实这就是咽喉反流性疾病。
很多人都认为咽喉反酸水,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到达咽喉附近,刺激咽喉部,造成咽痛等症状。这种说法就是认为咽喉反流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结果。
但是事实上有一部分咽喉反流患者并没有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咽喉反流的症状与胃食管反流也不一样,主要表现为总想清嗓子、咳嗽、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或发堵、吞咽困难、咽痛。
研究显示,46.4%的嗓音疾病患者存在咽喉反流,随着近年来现代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变化,患病率明显提高。咽喉反流极大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咽喉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变和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咽喉反流性疾病有哪些危害?
咽喉反流性疾病极大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癌前病变:咽喉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变和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2)咽喉反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咽喉反流增加喉癌风险。反流性疾病患者发生喉癌的风险至少是对照人群的2倍。
4)胃酸的慢性重复性的化学刺激导致咽喉黏膜的损伤和改变。
咽喉反流性疾病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内科治疗:抑酸治疗是最常用的内科治疗方法。目前首选药物为PPI,其他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等。
抑酸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咽喉的直接损伤,阻滞炎症反应过程
促进组织修复:使损伤的组织pH接近中性以利于上皮的修复,恢复机体的抗反流防御功能。必要时加用促胃肠动力剂。
应注意纠正哪些生活及饮食习惯?
减肥、戒烟和戒酒,尽量避免巧克力、脂肪、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番茄酱、红酒和咖啡的摄入。
避免在睡前1-2小时吃东西,如果在进食后直立位1-2小时,将极大减少胃内的食物和胃酸反流回食道腐蚀您的喉部组织。
根据英国一家地区医院的治疗经验,改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对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管理尤为有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