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医原创 | 医院“无人、无人才”破解思路

2020
08/18

+
分享
评论
北京精医万家
A-
A+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但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无编制、无特殊人才引进政策都会导致医院出现招不到人、也招不到人才的局面。 当医院缺乏人才且医院资金紧张时,应当寻求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增加编制、拟定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各家医院,可以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即可以争取政府多给予医院发展的利好政策,但不过多增加政府财政的负担。当政府层面无力支持时,就必须通过加强医院自身能力来解决。

因此,医院依靠自身能力解决缺乏人才问题的办法主要为:“低职称高资源配置、低职称高水平治疗配置、资源优化少用医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实施办法:

76071597669004241

低职称高资源配置

 低职称高资源配置包含“外部技术支持”与“内部选拨培养”。

23721597669004241

51411597669004272

73401597669004240

外部技术支持体系是建立以医院为主导,以感情为纽带,以医生个人为主体的一种管理模式。要求年轻医生找老师、中年医生找专家、科主任建技术支持朋友圈,通过外部专家的资源来解决技术方面、人员方面的问题。外部专家资源可以由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统一管理,或者高薪聘请专家带动科室的发展、培养人才。

内部选拨培养主要通过加强院内基础培训及院内带教来让人员快速成长、独立胜任工作。院内基础培训由医院主管部门(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制定院级培训科目及继续教育;科室制定本科内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偏重于本学科特点)。对重要岗位、重要诊疗技术及确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必须实行带教制度,确保该项技术的替补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低职称高水平治疗配置

 低职称高水平治疗配置主要解决医生职称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13951597669004272

我们判断一家医院技术水平高不高,就在于门诊环节的诊断是否快速准确;此外,还需要根据门诊诊断后,在住院治疗环节是否正确及时为判断标准。因此,对于医生整体职称不高的医院,更要重视门诊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路径的开展。低年资医生要安排到门诊进行跟班,协助高年资医生出门诊,丰富诊断经验。对于诊断准确的患者,应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单进行诊疗,因为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这个临床路径表单是众多专家一起制定出来的,低年资医生按临床路径进行诊疗,就是专家的治疗水平。

优化资源少用医生

 通俗的讲“无人、无人才”就是缺医生、缺好医生。优化资源少用医生就是优化护理资源让护理承担医生的部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室效益。例如麻醉护理、快速护理中医特色。

82791597669004319

33671597669004240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医院,医生,门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