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医院的儿科医生数,由3年前的1482名,增加至目前的1747名儿科医生。
8月14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召开媒体沟通会,豹耳健康从会上获悉,历经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联合18家拥有儿科的北京市属医院,成功搭建起“医疗协作、科研协同、教学同步”三张共建共享网络;而在协同中心建立后,北京市属医院的儿科医生数,也由3年前的1482名,增加至目前的1747名儿科医生,增长率近18%。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在会上介绍,为进一步加快市属医院儿科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引导市属医院由临床为主向临床科研并重转型发展,探索解决儿科医疗资源短缺与不均等难题,按照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的统一领导和部署,由北京儿童医院作为牵头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作为联合牵头单位,18家拥有儿科的市属医院本着平等自愿、共建共享的原则率先组建成立了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简称“中心”),共同致力于建立一套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协同发展为目标、横向合作为手段的儿科发展体系。
根据“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指导思想,协同中心筹建远程会诊中心、转会诊平台和新生儿转运平台,实现患者诊疗信息院际间实时传输,保障转院接诊、收治患者双向无缝衔接,协同单位成员间患者转诊安全、高效、及时,真正实现让病人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2020年,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天坛医院收治免疫性脑炎患儿,常规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入院14天开始出现持续高热,伴畏寒,咳嗽,肺CT提示右肺炎症,因病情复杂经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会诊后转入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脑脊液检查提示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后转入感染科治疗。经规范治疗,历时69天病情好转出院。
2019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派往朝阳医院的儿科主任开展了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技术,填补了朝阳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同时培养该院儿科医护人员学习和掌握常规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常见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能力,扩大了服务范围。截止目前,已完成儿童支气管镜手术21例。
按照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网络模式,协同中心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转运培训和转运前的对接共作,截至2020年6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111人次,服务范围涵盖妇产医院等10家单位。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秘书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向辉介绍,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通过建立“院际间”儿科科技资源共享共建模式,主打科研“项目-平台-资源”共襄发展。设立“儿科专项”科研项目96项,涵盖重点、一般、创新推广、管理等多维度立项,重点开展儿童气道、儿童血液/肿瘤规范与诊治、小儿先天畸形及常见疑难复杂疾病、儿童营养性疾病、儿童感染免疫等疾病的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科研经费投入共计3000万元。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属医院有1747名儿科医生,较协同中心成立之初的1482名儿科医师,提升了近18个百分点。
(附: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成员单位名单)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