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生孩子”被骂上热搜的女明星,你怎么看?

2020
09/02

+
分享
评论
Jojo医生
A-
A+

适龄生育确实对女性的健康有帮助。


前段时间,我非常喜爱的"孔雀公主",知名舞蹈家杨丽萍的社交账号下的一段留言引起了热议。

78901597388427330

(图片源自网络)

该网友评论“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获得了1.1万个点赞👇

46851597388427431

(图片源自网络)

一石激起千层浪,诸多女星及网友都提出了抗议。

56861597388427507 92411597388427575

(图片源自网络)

都2020年了,将未生育和女人的失败划上等号,简直匪夷所思。同为女性的我很欣赏杨老师得体的回应:“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

本来嘛,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就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但是作为妇产科医生,看到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驳斥声,心里却有点隐隐的不安。

我完全认同女性有选择是否生育以及决定何时生育的自由。

不过,在做出这个决定时,除了家庭、事业方面的权衡外,生育和女性健康的关系,也应该是需要考量的点。

分享一个上周看诊的小故事:

32岁的小吴在妈妈陪同下进了诊室, 她在外院已经诊断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 找我是希望我帮她做手术。

我随口问了一句: “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 ”

47141597388427676  

(图片源自soogif)

小吴还没来得及回答,妈妈已经气鼓鼓地抢着说:“到现在男朋友还没有敲定呢,叫她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也不听话”。

小吴的表情有一丝尴尬,而我也想到了最近上热搜的这场讨论,我告诉妈妈需要做妇检,请她离开了诊室。

38091597388427907  

(图片源自soogif)

小吴告诉我,现在的这个男朋友刚认识了两个月,结婚生子还没有计划。

很感谢小吴的坦率,所以我也开诚布公地告诉她,之所以问她的生育计划,不是为了“多管闲事”,她患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是一

种和不孕相关的疾病,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术后用药的管理,都和生育计划有关。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能就是“早点生孩子”,小吴笑了,告诉我她先前见的那位妇科医生也是这么说的。

确实,妇产科医生很多时候会“催婚催孕”,正是因为很大程度上生育对女性健康是有帮助的。

55541597388428004

要不要生?

不管是最近频上热搜的《浪姐》还是刚播完的《三十而已》都告诉我们:谁说选择了婚姻、生育、家庭的女性,就一定会失去追求自由、事业与美丽的权力呢?

86381597388428043         9061597388428090

看看我们的“人间鹦鹉”绮绮子。即便遭遇婚变、生了双胞胎,也一样自信、张扬、魅力。

27351597388428134

(图片源自网络)

女性不需要别人来安排自己的婚姻与生育,但也不必盲目排斥婚姻与生育,女性会因为婚育而变得更加成熟与强大……

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一种自然属性,女性拥有生育的能力,是大自然赋予女性的一种能力和权利,和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好的耐受力和更高的痛阈值。而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会随着生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所以,如果您听到妇产科医生说“不生孩子,会生瘤子” ,这可不是吓唬您,一起来看看这些临床研究发现吧!

子宫肌瘤 

61421597388428399  

(图片源自网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会造成月经异常和(或)盆腔压迫感,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并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目前普遍认为肌瘤的发生和雌孕激素有关。

研究表明:生育(有至少1次20周以上妊娠史)可以降低肌瘤形成的几率,并且妊娠次数越多,子宫肌瘤的风险越低。

子宫内膜异位症 

8471597388428479  

(图片源自网络)

全球约10%的育龄期女性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与慢性盆腔痛及不孕密切相关。

小吴患的就是这种疾病,每次月经来潮都痛得起不了床,与内异症风险增加有关的因素就包括了未生育,而多产、延长哺乳期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其他: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也和不育少育有关。

除了上述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以外,生育对于降低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也有帮助。

乳腺癌  

40511597388428556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除了年龄,肥胖,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家族史的影响外,未生育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经产妇增加1.2-1.7倍,而且妊娠较晚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同接近绝经期的未生育女性相比,首次生育年龄为20岁、25岁及3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累积发病率(直到70岁)分别降低20%、降低10%和升高5%。

卵巢癌 

85211597388428679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生殖器官三大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经历过生育的女性风险低于未生育人群,并且随着产次增加而降低。

研究显示:每增加一次妊娠,上皮性卵巢癌风险会下降8%,并且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可以使卵巢癌风险降低30%。

其他肿瘤

比如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与产次也是呈负相关的。

95481597388428736

什么时候生?

数据显示:目前接受孕前检查夫妇的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的比例>10%。

在临床上我也经常遇到一些病人表示会在35岁后再考虑生育。

就说医生这个职业吧,五年本科、硕博连读+住院医生规培,真正参加工作时大多已经超过30岁了,所以晚婚晚育的比例特别高。

13031597388428778  

(图片源自soogif)

生育延迟确实会对女性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女性30岁时已经丧失了90%的卵泡,到40岁的时候,只保留了3%的卵泡。年龄越大,生育越困难。

而且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各种染色体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

最常见的如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病率:

  • 母亲25岁时的发生比例为1/2000;

  • 母亲35岁时的发生比例为1/300;

  • 母亲45岁时的发生比例可高达1/25。

53641597388428830  

(图片源自网络)

胎儿Turner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也会随着女性生育的年龄增加风险增加。

另外35岁以上高龄妈妈发生各类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的比例也会更高,导致剖宫产率升高。

10021597388428913

综上所述,适龄生育确实对女性的健康有帮助。

正是这个原因,妇产科医生有时候会像“七大姑八大姨”那样催婚催育,但是我仍然认为选择不生育或者决定何时生育都是个人自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生育,女性,风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