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每一个生命,救治每一个患者。
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给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蒙上阴影。看着与日俱增的感染病例,深受煎熬的湖北人民,在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之时,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陈毅医师决定驰援湖北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为你点赞!
家人支持,请战湖北
陈毅试着和妻子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妻子沉默了,因为她知道“新冠肺炎”这个病传染性极强,而且在武汉已有众多医护人员感染,有的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妻子沉思了一会说到:“如果你真想去,就写一份请战书吧,家里还有我照顾孩子,你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听到她的话陈医生强忍了自己欲崩的泪水。
2月10日他递交了请战书,2月13日凌晨收到通知并于当天中午2点出征,晚上10点抵达驻地酒店。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陈医生来不及和父母告别,到达武汉后和自己父母聊天时,视频的那头的老父亲的第一次流下了眼泪,老父亲反复说着一句话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的回来!”。陈医生心里默默地谢谢家人们的支持和理解,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党员,他觉得自己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家人和所有关心爱护他的同事、朋友们,他想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完成任务,保护好自己,安全回家。
工作艰巨,坚守患者身边
2月14日一大早,所有队员开始了1天短暂而充实的培训,2月15日中午1点钟,陈医生作为第一批队员正式进仓,并和同事们一起建制了一个重症病区。
第一次进舱的经历对陈医生来说是永生难忘的,病人集中式入院,他们在4个小时里共收治了36名病人,除了克服内心的恐惧外,不停地问病史、开医嘱、写病历,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忍受防护服、口罩、眼罩等防护物品带来的各种不适,有的同事甚至出现了头痛、头晕、胸闷、气促的表现,由于第一天工作量实在太大,很多队友在舱内时间都超过了规定的5小时,他也不例外,一个班下来全身衣服湿透了,整个人几乎虚脱。
交完班之后脱下层层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品时,他说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口地吸着空气,第一次感觉能够自由地呼吸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想着“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们也需要自由的呼吸,也需要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这些困难在他们的生命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工作渐入正轨,与患者建立友谊
随着进舱次数的增多,陈医生也逐渐适应了在感染病区的工作强度,进舱的恐惧感也渐渐减少,诊疗工作也步入正轨,一个一个的病人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理下治愈出院,病人出院后陈医生也坚持做随访了解病情转归,和患者们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在经治的病人里,19床的吕阿姨是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位,吕阿姨的年龄和他父母相仿,也是2月15日第一批收入我们病区的患者,在入院之前她已经在外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严重,由于没有床位入院,他的老伴每天踩着电动车前往定点医院急诊输液治疗,尽管治疗已有1周,但是始终一直发热,伴有气促,在收治的时候阿姨显得特别的悲观、沮丧,不停地问陈医生,“医生,我是不是病情很重啊!是不是没有救啦!”,尽管他知道阿姨的病情不乐观,但陈医生还是不停的给她打气,“请相信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一定会早日和家人团聚的!”他坚定地同吕阿姨说到,阿姨听了后激动的哭着说到“谢谢医生,我一定会好好配合治疗!”,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阿姨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在病区关舱前的一天——3月17日,她迎来了出院并前往隔离点继续接收医学观察的通知,因为阿姨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陈医生担心在隔离点可能会出现断药的情况,便提前开足了在隔离点观察期间的用药,当他将出院和带药的情况同阿姨说完的时候,阿姨哭了,哽咽着说到:“陈医生,谢谢你和你们顺德的医生、护士,这些日子你们对我们武汉人民的付出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可以把你电话号码告诉我吗?以后我想你们了,我还可以给你打电话!”,陈医生笑着说:“当然可以,只是我现在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带手机,我把号码告诉您吧,您出院后有什么需要咨询的,也可以打电话给我”,阿姨开心地说到:“行啊!”。
3月18日病区正式关舱,在工作的1个多月时间里,陈毅医生所在的医疗队总共收治4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44人,1人转至雷神山医院继续治疗。
坚守初心,牢记使命
在这次短暂驰援武汉的日子里,陈毅医生觉得虽然他和队友们用专业的知识救治了一些患者,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医者的价值与快乐,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说他将会把在武汉这里种下的精神和责任种子带回去,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敬畏每一个生命,救治每一个患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