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麻醉药物管理”之我见
近日来,在网络上部分媒体炒作了一篇大半年前的“新闻”,内容涉及麻醉实习学生和麻醉药物管理。为了吸引众人的眼球,大多数网络媒体精心设计的新闻标题是“大学生偷麻药给女友吸食致死”。看了这篇“新闻”之后,我百感交集:对于这对无知的情侣,我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哀悼之情;对于我国的麻醉药物管理,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虑。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美国被称作“全国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阿片类药物滥用而言,这只不过是我国严密的“麻醉药物管理”制度下的一起小概率事件。但是,如何避免这种人间悲剧的发生,如何加强我国的“麻醉药物管理”,我有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见解,希望在此可以抛砖引玉。
“麻醉药物”其实是泛指麻醉科在日常麻醉工作中使用的药物,部分药物有精神作用,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使之兴奋或抑制,甚至产生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麻醉药物”需要专业麻醉医生在手术和麻醉中精确地控制使用剂量,否则极易导致人体的中毒甚至死亡。“麻醉药物管理”一直是我国重点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有两大层面的管理方法。第一个是国家层面,体现在中央政府对“麻醉药物管理”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国务院自1987年11月28日就颁布和实施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其后一年又颁布了《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旨在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该条例不仅明确了各政府部门对于“麻醉药物”的监督管理职责,更是详细地明确了医疗机构对各类“麻醉药物”的相应管理制度。第二个“麻醉药物管理”的层面是医疗机构层面,体现在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制定的具体管理制度措施。
根据不同的医院科室,这些“麻醉药物管理”管理制度基本包括:①在药房调剂调配麻醉药品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实行双人发放,双人审核,确保药品发放准确、无误;②在“麻醉药物管理”中实施“五专管理”,即专人保管、专柜双人双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③设立使用麻醉药物登记本,详细登记使用的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疾病诊断、身份证号码、发药人、注射人、剂量、余量去向和用途等具体情况;④建立麻醉药品的清单、摆放及储存原则、管理原则、使用原则及标准化操作规程;⑤麻醉药物使用专用红处方,每张处方只能开一种麻醉药物,药师和护士双人共同对日常工作处方进行仔细有耐心地审核审查;⑥加强空安瓿和残余量的管理,建立空安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人一安瓿”的原则,麻醉药品在注射后把处方和空安瓿交还药房,做好回收登记记录及定期销毁工作。
可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麻醉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还是医疗机构层面的“麻醉药物管理”规章制度都是经过许多麻醉界和法律界专家们精心制定的,管理的目的可谓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但是,日常的麻醉工作犹如行军打仗一般,时而病情紧迫,时而危机四伏。麻醉医生犹如全副武装的战士,在繁忙而危险的战场上,有时候难以精确地计算和管理自己“麻醉弹药”。特别是当麻醉工作繁忙而麻醉医生配备不足的时候,一名麻醉医生往往需要同时管理两台甚至两台以上的麻醉患者,从而不得不需要麻醉护士和麻醉实习学生的辅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麻醉药物管理”,如何避免麻醉“弹药”的流失,是值得每一个麻醉医生思考的问题。麻醉“弹药”的流失即麻醉药物流入了非法渠道,被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非法使用。在我们国家这么严密的“麻醉药物管理”制度之下,这种麻醉药物的流失比率基本接近于零。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和网络新闻,只有非常少量的个案报道。根据国外的文献,在1987年的格鲁吉亚医师戒毒康复计划(GIPP)中,最初的1000名需要戒毒的医生中有约4%的麻醉医生,并且以小于35岁的年青麻醉医生居多。在2002年,Booth等报道住院医生发生管控药品的滥用发生率大致为1%,而在麻醉医生中发生率为1.6%。在2000年,Alexander等比较了2458名麻醉医生及2376名内科医生死亡率及死亡原因。麻醉医生死于药物相关性的因素的风险是内科医生的2.79倍,且麻醉医生的药物相关性的死亡大多发生在毕业后5年内。新青年麻醉论坛在2016年刊登了一篇美国麻醉护士协会杂志的综述,其中重点提到了欧美国家麻醉医护人员阿片类药物及其它麻醉相关药品的滥用问题。
文章中指出,麻醉医护人员药物滥用风险的职业因素包括:①工作及生活的压力;②便捷的获取药物的通道;③麻醉医护人员对麻醉药的乐观主义态度;④麻醉医生的长期麻醉药物职业暴露。最后,该文章认为,在医学院校的教育及麻醉医护培训课程中,需要“强制性”进行预防药物滥用教育的标准课程。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麻醉药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善,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的麻醉药物滥用事件概率极低。但是,这次的“新闻”给广大的麻醉界人士提了个醒,我们还是需要重视麻醉药物滥用的风险问题,还是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降低麻醉医护人员药物滥用的风险。
我个人认为,根据麻醉医护人员职业风险,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加强预防麻醉药物滥用的教育,不论是麻醉医护还是麻醉实习学生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②减轻麻醉医护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刚入职的麻醉医护和麻醉实习学生,减少工作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应得收入;③加强“麻醉药物管理”,落实药物管理机制;④减少麻醉医护的麻醉药物职业暴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信息数据化和麻醉技术智能化的普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可以彻底解决“麻醉药物管理”的问题。通过麻醉信息数据化进行“麻醉药物管理”,包括:①收集麻醉药物流通数据(安瓿扫码、药物芯片定位、药物有效期信息、药物储存信息、药物开启时间信息、药物使用信息和残余药物处理信息等);②收集患者信息(既往麻醉药物使用史、患者麻醉单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患者麻醉血药浓度检测等);③收集麻醉医生信息(麻醉处方电子化、个人麻醉药物使用统计和麻醉药物使用偏好等)。通过麻醉技术智能化进行“麻醉药物管理”,包括:①麻醉智能药车的智能管理和指纹识别;②麻醉药物机器人自动给药系统;③麻醉技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④麻醉评估和诊断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等。一方面,这些麻醉信息数据化和麻醉技术智能化使麻醉医护减轻“麻醉药物管理”工作负担;另一方面,这些先进的技术还可以使麻醉医生从调控患者麻药剂量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维持患者各器官功能和生命体征稳态中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手术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生命守护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