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有多项研究发现雷暴来临前的几天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1983年,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首次描述这一现象,1987年和2016年澳大利亚也有两份关于天气与呼吸病的报告。
2016年11月22日傍晚,一场雷暴席卷了整个澳大利亚墨尔本,这场雷暴也诱发了群体性的哮喘。
当日,维多利亚救护车中心接到了1900多次报警电话,是他们平时正常工作量的六倍以上,而至少有600多通与呼吸疾病有关。
专家称,暴风把整颗花粉颗粒吹入逐渐形成中的暴雨云层,暴雨云中的水汽将花粉分裂成更细微的颗粒,然后这些细小颗粒会随着寒冷干燥的气流回到地面导致哮喘发作。
也有研究分析称,雷雨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真菌、霉菌等过敏原的繁殖,加上气压较低,空气中飘浮的过敏原浓度就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哮喘病。
本项研究中,俄勒冈大学、哈佛医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收集了1999—2012年间65岁以上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医保数据,并将其与当地的大气条件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雷暴来临之前,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病就诊呈现高峰。数据外推可得,在该时间段内,雷暴天气已导致美国急诊室就诊次数增加5.2万次。
研究人员称,花粉也许不是导致呼吸病的罪魁祸首,空气中花粉数量以及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水平在雷暴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相反,他们认为可能是气压变化导致大风扬尘,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等综合原因。雷暴天前夕就诊的老年患者往往出现体温升高,这很可能是肺部对过多的可吸入颗粒物产生的反应。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雷暴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和频繁,老年人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还将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medicalxpress
Spikes in emergency room visits found for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the days before a thunderstor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spikes-emergency-room-respiratory-problems.html
2. jamanetwork
Emergency Visits for Thunderstorm-Related Respiratory Illnesses Among Older Adults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769087?guestAccessKey=daf18adb-bfe7-4682-a16f-1698fb76adbc&utm_source=For_The_Media&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ftm_links&utm_content=tfl&utm_term=081020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