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治疗:警惕心脏瓣膜病!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2020
08/14

+
分享
评论
美域健康
A-
A+

警惕心脏瓣膜病!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心脏瓣膜治疗:警惕心脏瓣膜病!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麻省医疗国际

心脏瓣膜病是什么?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5%~3.2%,按总人口计算,心脏瓣膜病的患者超过400万人。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都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当心脏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打个比方,心脏瓣膜就像心脏中的阀门,阀门出问题了,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导致心功能出现异常,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

41951597309952360

心脏瓣膜病的危害?

       一是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脏瓣膜病的晚期并发症,也是瓣膜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二是心律失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乱跳”,常见的是房颤,也就是心律失常。房颤可导致心功能差,令病人感觉不舒服,生活质量下降,更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三是血栓栓塞,瓣膜病患者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致命的肺动脉栓塞。

       四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一般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会加重心衰。

       患有心脏瓣膜病的人,身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易感冒,并感到心慌、气促等,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是什么?

      风湿热: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过风湿热,侵犯瓣膜,逐渐发展成为风湿性瓣膜病。大多数表现为二尖瓣狭窄性病变,可以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病变。

      心内膜炎:由于细菌侵犯瓣膜,引起瓣膜损伤。

      先天性畸形:在出生时就存在瓣膜性疾病。

      老年退行性病变:老年人常发生心脏瓣膜损害。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二尖瓣在心脏收缩时脱垂到左心房,导致关闭不全,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

      其他原因包括: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主动脉瘤、结缔组织病、外伤等都可合并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陶凉教授介绍,不少人在体力活动或运动后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都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信号。但不少人不以为意,常常等到症状严重了才去医院就诊,耽误了病情。

16421597309952614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胸闷和呼吸困难; 

      2.活动后疲乏倦怠、咳嗽、咯血、下肢水肿;

      3.活动后出现头晕或眩晕,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

      4.近期出现心悸,存在既往血栓栓塞,胃肠道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

      5.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

      心脏超声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超声检查作为心脏瓣膜病诊断的有效检查工具和手段,可以对心脏瓣膜是否存在瓣膜功能异常、钙化、活动度、厚度进行直接观察,同时还能够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心内结构进行测量。

心脏瓣膜坏了,怎么办?

      目前我国瓣膜病的治疗日趋成熟,瓣膜置换和成形手术仍是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良好。

      亚心医院心外科全面成熟开展各类瓣膜成形、瓣膜置换手术,如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胸腔镜微创换瓣术、小切口微创换瓣术、危重瓣膜病人瓣膜置换、多瓣膜置换、小主动脉根部的根部扩大手术等。

      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2岁,最大的年逾八旬。心脏瓣膜诊疗技术居国内一流,尤其是主动脉瓣成形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将创伤和费用降至最低。

瓣膜成形与瓣膜置换

瓣膜成形

      即通过手术对损坏的瓣膜进行修复,尽量保留原有组织。因此,手术费用相对较低,不会出现因机械瓣膜故障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此外,瓣膜成形术后患者无需终生服用抗凝药,也相当于每天节约了十多元药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提高也更好一些。但是,该手术方式无固定的模式,因此难度较大。

瓣膜置换

      适用于瓣膜损伤但不能行瓣膜成形术的患者,手术切除病变的瓣膜,在原来位置植入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费用相对补瓣手术较高,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人工瓣膜主要分两大类:机械瓣和生物瓣。

      一般而言,老年病人(60岁以上)和欲生育的女性患者可优先考虑选择生物瓣。有出血性疾病及其他原因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或在偏远农村地区,患者经济条件和当地医疗条件不允许,无法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宜选用生物瓣。

37791597309952744

换瓣病人为什么要抗凝治疗?

      由于人工瓣膜植换后,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人工瓣膜的功能,如果血栓脱落还可造成血管栓塞,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凡换瓣的病人都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生物瓣置换者术后一般只需要抗凝3-6个月,有房颤者需抗凝六个月;而机械瓣置换者则需终生抗凝。

瓣膜术后注意事项:

      按时服药:按时按量服药。常用的药包括抗凝药、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预防感染:尤其呼吸道炎症、牙周炎、皮肤疖肿、泌尿系感染等。一经发现应及时控制。对不明原因的间歇或持续性发热,不可乱投医,乱用抗菌素。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合理饮食:注意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不可过多或长期食用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菠菜、胡罗卜、猪肝、蕃茄、菜花、鲜豌豆等。

      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限制饮水量,不宜吃太咸的食物,不宜进食大量稀饭和汤类。饮酒可以影响华法令的代谢,因此在抗凝期间,就尽量不饮酒,更不能酗酒。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瓣膜病,生物瓣,风湿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