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们当医生的,那么神圣、伟大的职业,还有崩溃的时候吗?
七月的最后一天,又一个令我崩溃的日子。
有人说,你们当医生的,那么神圣、伟大的职业,还有崩溃的时候吗?如果你们崩溃了,是否和患者有关。
是的,这次的崩溃确实和患者有关。并且,我可以发誓的说:这不是我第一次崩溃,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崩溃!
上一次的崩溃,我已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了。因为,太多了、也太刻骨了,真心不敢往心里去。如果医生每一次的崩溃都往心里去,相信这个医生在这个行业也坚持不了多久。
那天,肿瘤内科给我打来电话:主任,我们科有一个患者,已经用了很多止疼药了,但效果仍然很不理想,你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作为麻醉科,本身可能与肿瘤内科八竿子打不着。偶尔的业务往来,基本也都仅限于麻醉医生帮助内科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但这次不一样:当他们大夫和我说到“疼痛”字眼时,我一下就来了精神。原因是,控制疼痛是麻醉科拿手技术。想当初,麻醉学科就是为了控制手术病人疼痛而诞生的。今天的麻醉学科,虽然更多的是扮演着保护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角色,但控制疼痛始终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在控制急性疼痛方面,麻醉医生永远都是毫无畏惧的。
放下电话,我直奔肿瘤内科。毕竟,这是显摆能力的好机会。
然而,看到患者的那一刻,我甚至都想退缩了。推开病房的门,一床被褥中,一个瘦小的男人侧躺在那里。浮肿的双腿,提示我他已经很严重了,也许已经没有几天了。
但此时患者的不做声,并不是他已经意识不清了,而是他强忍着疼痛。数月以来,母亲、妻子床旁的照顾,让他十分心疼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稍有忍不住喊疼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发现母亲、妻子扭过头落泪了。为此,他一直强忍着。甚至,在她们去卫生间的空挡,他会拿起几片止疼片塞进嘴里。
看到少了的止疼药,母亲和妻子都十分心疼。为了能让自己丈夫在最后的日子少遭罪,妻子甚至跪下求大夫给我开点药、再想想办法。然而,治疼痛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内科也就是吃药、打针的办法。没办法了,他们才想到找麻醉科帮忙。
经过评估,这个男人每天服用的止疼药药量已经十分惊人,瘙痒、便秘等并发症也都非常严重。考虑疼痛主要来源于胸椎的骨转移,因此我建议他们采用鞘内给药的方式。
听到我说这个鞘内输液装置得一万多,妻子的嘴唇微微颤了几下。我知道,她心疼钱,但更心疼他的丈夫。
最后,家属同意安装鞘内输注装置的建议。并且,计划当天下午就在介入手术室进行。
当天下午,我和科里的另一名麻醉医生一起为他实施了鞘内输注装置的植入手术。
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一刻,妻子拉着年迈的母亲迅速扑向丈夫。那一刻,似乎这并不是止疼的手术,而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手术。可见,当时家属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由于鞘内用药需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找到最合适的剂量,因此一般需要3~5天才能找到最佳剂量。当天,我只给他用了一个成年男人的初量。并且,我计划在下班前再去评估一下。
然而,下班前再去看这个患者的时候,他已经从病床上起来了。我看到的景象是:蹲在床边的男人,无助的家属和期盼的眼神。
当时,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但是,理智告诉我:要慢慢来,如果被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感染,贸然增加药量,不排除因呼吸抑制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经过耐心的解释,家属也表示理解了。但她们出门时的眼神,显然还有一丝的不满。
对这种不满,我也很理解。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有病,当然希望一下就治好。然而,医学毕竟是科学。
参考文献:
1.朱丽霞, 高凤莉. 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3):226-228.
2.彭鹏, 郑莹, 王杰军,等. 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肿瘤, 2009(04):25-29.
3.严敏. 癌痛规范化治疗及2010年 《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J]. 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002):127-129.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