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饱≠吃好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早餐要看“表”,午餐要看“活”,只有晚餐能真正放松下来,稳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大吃一顿。
但晚餐吃得太“好”也不好,不仅影响消化、导致发胖,甚至会患病、增加致癌风险。
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来自于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以下6种晚餐的坏习惯,影响健康,建议尽量避免。
1、吃得太晚,伤脾胃,升血压
职场“社畜”往往“吃不由己”,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吃晚饭是常态。长此以往,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胃肠功能出现紊乱。
八点后吃晚饭,还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有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721名平均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晚上8点后或就寝前2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同时段不进食者的2.8倍。
2、吃得太饱,易患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
有研究发现,晚餐长期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造成胰岛细胞负担加重,诱发糖尿病。
此外,睡觉时,胃肠及附近的肝,胆,胰脏等器官仍在运作,会影响脑部休息和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脑细胞老化。据统计,青壮年时期经常饱餐的人,在老年后有20%以上的机率患老年痴呆症。
3、不吃晚餐,伤胃,降低免疫力
胃内食物大概需要4~6小时消化排空,之后胃会继续分泌胃酸,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长期侵蚀胃黏膜。不吃晚饭,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长期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4、过量喝酒,损肝肾,增加脑卒中风险
工作应酬、团建聚餐、朋友聚会都喜欢安排在晚上,时间充裕,不影响工作。但晚上10-11点左右,是肝脏、肾脏的最佳修复时间,此时喝酒会增加肝肾负担。而且过量饮酒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5、吃得太油腻,引起肥胖,增加胰腺癌风险
人们在晚上的活动量较小,肠胃蠕动相对较慢,此时吃太多肉,容易消化不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油腻的食物集中在晚餐,还会加重胰腺负担,增加糖尿病及胰腺癌风险。
6、吃剩饭剩菜,小心致癌物
有些人会将中午的剩饭剩菜当晚餐,这也是不健康的。曾有学者进行实验,将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时后,发现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而放置18小时后,所有菜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亚硝酸盐会在胃里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为一级致癌物。
所以,做饭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晚餐要清淡,所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所需的30%~40%。一份健康的晚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