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绿茶精油,茶艺百分指日可待
古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有吊带裸足评茶艺。
看看这jio,啧啧啧 看到那些暗戳戳冲着性暗示去的照片,猛男小亮看了,那是虎躯一震,不能自已。 绿茶这东西位于互联网鄙视链底端有些年头了,突然之间犹如燎原星火。还有男版模仿秀供大家玩赏。
好不好看,跟不跟风我们且按下不表,毕竟这一part也不属于我们的讨论范畴。 但是随着茶艺风兴起的各种茶叶提取精油、精油添加顺势抢占C位,一夜之间站在了护肤品的中央,这就不能忍了。 嘿, 想扒精油很久了,可叫我逮到了。
精油的前世今生
最初大家对于精油的认识,停留在它最为直观的物理表现上:香味。 而使用、提炼植物芬芳可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奢靡享受。早在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就有使用香薰的记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植物中获取的成分也越来越精纯,从最初的按压、冷磨法,逐渐演化成蒸馏、干馏等提纯方式,还有工业制剂萃取法。 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提纯芳香和精油的价格昂贵。学化学的朋友自己在实验室里提纯玫瑰精油,提纯了3克纯玫瑰精油,用了3000+朵玫瑰,比例大约为: 6万分之一。听听,那些送999朵玫瑰的人,1克纯玫瑰精油而已,不过尔尔。
人们对于芳香的追求和喜爱,甚至一度让芳香本身超越了它的嗅觉属性,再加上它神秘而又昂贵的制备过程,令它在人们口中变得包治百病。网传它能治痘痘、能美白、能抗衰,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这么贵的东西,不说出来三五种疗效,都不好意思说它值这个价。但,它真能覆盖这么多问题?
精油它「纯粹」么?
想必有很多同学就会觉得,这有啥好研究的,都提纯过了,那还不是寥寥数种? 呵呵...国内外有不少研究精油成分的文献,在精油中,成分相对简单的是玫瑰精油,而且,根据现在的检测手段来说,只能检测出精油中含有的部分成分,未被检测出来的东西则更多。
找张表大家康康。
这张表还没有完结,后面还有70+种已检测到的成分 太长就不给大家放了 可以看到表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你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不知道你们看了作何感想,小亮我是细思极恐。
精油有哪些用?
当精油用作香味剂时,它的作用很单纯,就是为了那一抹浓郁的芬芳。 而当精油用作化妆品、护肤品添加剂时,则 不具备具体的功效,而是被认定为 添加剂中的抗菌、防腐的成分,比如茶树精油也在临床被证实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杀菌的功效。 除了上述两种功效外,其他功效我们没法说,只能告诉大家,不要试图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不吹不黑,只要有临床证据,一切都好说。但是,没有的话,嘿嘿嘿。
精油有哪些问题
接触性皮炎
除了精油成分复杂外,经过提纯后的精油,属于易挥发小分子,会被 皮肤经皮吸收,因此,使用浓度较高的精油上脸,几乎必然会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或过敏反应。而即便是 经过基底油稀释后的精油,也存在着接触性皮炎的风险,毕竟,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物质,谁知道你的皮肤对哪一款过敏。
光敏反应
一些精油,例如一些柑橘皮油,是光敏剂,用于护肤可能会增加皮肤对日光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皮肤晒伤和湿疹样改变的可能性。 但是,我相信大家,这一点肯定不会成为任何问题,防晒做得到,想用啥用啥。
精油是个玄学
关于调查精油成分的论文看了很多,他们发现精油制备有一个共同点:原料产地、年份、降水量,都会影响最终成品的精油。
除了会影响成分比重之外,甚至会影响精油成分的构成数量。 这,怎么感觉像是在研究红酒呢... 精油它真的是个玄学。 所以,根据风险性来说,我们不推荐大家在日常作为护肤手段使用精油。
说在最后
其实,精油只是一个影子,它映照了市面上众多主打植物提取物护肤的产品。单纯讲讲香味它不香么,非要弄些有的没的。 精油它正如这茶艺妆,喜欢,但也不意味着接受度。 高昂的价格并不是因为它真的供不应求,而是原料真的很贵。 而贵的,就一定是好的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