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精神障碍疾病的低就诊率/治疗率?
2019年2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了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在2012年立项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以下简称CMHS)项目结果,首次公布了中国全国性精神障碍疾病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将痴呆除外,六大类精神障碍(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加权12个月患病率为9.3%。中国有超过1亿人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
以抑郁症为例,抑郁症是心境障碍中最常见的疾病。根据CMHS数据显示,抑郁症加权终生患病率及加权12个月患病率分别为3.4%和2.1%。根据中国人口基数进行估算,中国抑郁症患病人数达2940万。在如此多人受抑郁症困扰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2个数字是,目前国内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仅9.5%,治疗率仅6.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得到治疗,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服务供给端来看,目前中国每10万人中,专业精神科护士及医师分别为5.13名及2.13名;然而看周边国家的数据,韩国精神科护士及医师为每10万人13.66名及5.79名,日本为每10万人83.81名及11.87名,均远远高于中国。中国精神科医护数量较少且资源分布不均,多集中在较发达城市。全国县级医院设置精神科的比例为42.5%,但达到基本标准的仅为22.5%。总体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不足及分配不均是目前国内精神卫生疾病治疗的主要困境之一。
我们再看患者需求端,对于精神障碍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及低就诊率,最大的阻碍是精神卫生知识不够普及,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没有正确的意识及认知。在抑郁症就诊的患者中,82%的患者首次就诊于综合医院,而根据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对心境障碍的平均识别率仅为15.9%。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认知,以及羞于去医院,尤其是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及接受治疗,是导致精神障碍疾病低就诊率及低治疗率的另一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精神卫生资源建设的同时,政府及相关药企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普及,是可以直接快速提高患者就诊率及治疗率的举措。尤其是近年精神障碍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下,可以考虑线上渠道如互联网医疗,进行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知识普及定向教育,提升患者意识,挖掘相关治疗药物市场潜力。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