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ERAS管理-麻醉医师发挥关键技术,保障加速康复外科有效

2020
08/10

+
分享
评论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A-
A+

加速康复外科(enhenc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为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各种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ERAS理念特别强调临床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麻醉、护理团队等。只有外科系统与麻醉学科的携手合作,以全局观念共同关注患者的预后,发挥各自优势,系统化地进行ERAS,才能有效保证ERAS的顺利开展。

ERAS是围绕外科患者进行的,微创技术是ERAS的重要部分。ERAS核心的应激反应调控在于围术期麻醉管理,麻醉管理贯穿ERAS始终。充分的麻醉评估、个体化麻醉方案、合理的禁食水、恰当的麻醉管理、液体治疗、并发症防治、充分的镇痛、早期活动等环节,充分保障ERAS贯彻实施,真正让患者从中受益。

50221597041022794

(图片来源:全景)

一、术前麻醉管理在ERAS中的作用

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尽沟通,力争达到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和焦虑,减轻术前应激的目的。通过术前访视,麻醉医师可以对患者主要疾病及可能并发的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有充分了解,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二、术中麻醉管理在ERAS中的作用

麻醉管理是ERAS实施过程中麻醉医师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镇痛和止吐

根据术前制定的麻醉方案,从麻醉诱导开始,麻醉医师即可启动多模式镇痛和止吐方案。

保温保护

手术过程中,由于体腔开放、大量输血、输液以及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的波动,患者常常发生体温降低。全麻恢复过程中,未作有效保温的患者,寒战发生率约为40%。术中应积极保温,包括液体加温,保温毯,水床等措施,尤其是伴有大量失血的手术,避免大量低温液体和血液进人患者体内,加重机体凝血功能障碍。

优化液体治疗策略

总的原则是根据循环监测指导液体治疗,对于高龄、大量失血、心肺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可考虑实施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参考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VV)等指标调整术中补液策略。

合理使用肌松剂

术毕患者清醒并不能代表气道反射的充分恢复,松监测保证TOF>0.9,促进术毕呼吸和吞咽功能的早期恢复。

避免苏醒延迟

术中合理使用吸入和静脉全麻药、阿片类镇痛药及肌肉松弛药,结合患者自身状况,保持充分的麻醉深度满足手术要求,合理调节麻醉以利于术毕患者尽快苏醒,减少手术间和PACU停留时间,加速周转。

三、有效的术后管理和术后镇痛

有效的术后镇痛预防术后肠梗阻。其实肠梗阻的预防并非始于术后,在术中也可以辅以容量控制、硬膜外镇痛等措施。术后有效镇痛、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也可以有效预防肠梗阻,加速患者康复。

与超前镇痛相结合,术中和术后镇痛方案应遵循个体化镇痛与多模式镇痛方案,采用阿片类药物、非选择性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术后镇痛倡导“非麻醉”型疼痛管理,可采用区域阻滞、非麻醉性镇痛药等。通过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及用药时间的个体化,使患者在术后享受到身体无痛、心理抚慰的双重人性化服务,发挥麻醉科在实现“无痛医院”目标中的作用。

综上,在ERAS实施中麻醉医师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供科学高效的围术期管理,实现ERAS的目标,增加患者满度, 改善手术转归,加速患者康复。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围术期,肠梗阻,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