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一般无需治疗,可以定期清理一下。
一位宝妈在给宝宝洗完澡后,发现宝宝耳朵内有稀稀的耳屎,怕是洗澡的时候耳朵进了水得了中耳炎,急忙带宝宝到玉泉医院耳鼻喉科看诊,申力医生告诉妈妈宝宝不是中耳炎,而是医学上说的“脂性耵聍”,就是我们俗说的“油耳”。
中耳炎和“油耳”是有区别的。患中耳炎时,耳内会流出有异味的脓液,量比“油耳”分泌的稀稀的耳屎要多。一般是单侧耳朵,并且,患中耳炎时宝宝会有发热,哭吵不安,常抓耳朵等现象。为了预防中耳炎,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耳朵进水;宝宝吃东西时不去逗他,以免引起呛咳,食物从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而“油耳”一般无需治疗,可以定期清理一下。但千万不能给宝宝掏耳朵,只是软软的耳垢流出外耳道了,妈妈就用棉签小心将外耳道擦干即可。
油耳朵在日常护理上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干耳朵一样即可。
1. 尽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实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过一次。
因为,耳屎会随着我们日常咀嚼、说话等张口动作自动脱落并排除体外,所以,其实一般不需要主动清理。
2. 如果实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出来;尽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
3. 当然如果长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应到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
妈妈担心宝宝耳朵进水患中耳炎,这三招可以帮助大家。
1、第一招
把宝宝耳朵反过来按住,避免进水。整个手掌托住宝宝的头,这样,一只耳朵用大拇指,另一只耳朵用其余指,刚好分别按住两个耳朵。
2、第二招
洗完澡及时擦干,可以用棉签或者纸巾,把耳朵口的水给吸出来。
3、第三招:
如果真的进水了,也不要担心,大多情况下,是不会进到很里面的,右边进水了,可以把宝宝测过来,右边朝下,然后用干的纸巾放在耳朵口,这样可以把水吸出来。左边进水就相反用一下。如果宝宝比较大,还可以耳朵向下,反方向的脚跳一下,也有一定的帮助。
之后几天,注意观察,如果有耳朵里面有流水、甚至流脓的情况,或者耳朵里面感觉有异味,叫宝宝的时候感觉不怎么听等情况,那要注意了,可能是进水引起了中耳炎,立马带宝宝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也不要太担心,真的有炎症,医生会配滴耳液,每天给宝宝用,平时洗澡的时候多注意就好了。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平时不要盲目自己给宝宝乱掏耳朵,如果里面有耳屎,大多情况下通过喝水吃东西,自己会掉出来的,反而有些掏耳朵不注意把耳朵给掏坏了,引起骨膜破掉了。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