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她致敬!
作者:项晓晖
图片:杜锦辉
“大夫,你这就一针就能治好我的颈椎病?”“就扎这两针就能管用?”、“大夫,我腰疼,你就扎胳膊啊?”“大夫,我是右边疼,你扎左边啊?”“大夫,你确定就扎手上一针,不用扎腿么?”“大夫,扎一针为什么就好了呢?”“大夫,这个穴位,过去我也扎过,不好用”。
北京专家冯娜在给病人行针
北京专家冯娜在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帮扶工作的第一天门诊,就炸开了锅,当地患者和医生争相传颂:京城来了女华佗。很多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门口排起了长龙,看看这位北京的针灸专家到底有多大能耐?
一位农村患者刚刚针灸结束,就握着冯主任的手,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她哽咽着说:冯主任一针治好了困扰我几个月的疼痛,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过!
一位李大姐腰椎间盘突出症已两年有余,自诉感觉腰部像是一根棍儿撑着,弯腰时,双手不能触及膝盖高度。冯主任经过辩证,在太阳经、带脉和督脉的巡行路线找穴位,只是两针,然后让李大姐试着弯腰看看,李大姐一开始还不敢,试探着,一点点下弯,竟可以用手触及足背了,李大姐惊喜不已。 旁边跟诊的年轻医生们也惊叹着说:冯老师,您的针法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都不敢相信,感觉就像在变魔术一样,您的一根针,居然有如此奇效!
冯娜,八零后,两个孩子的妈妈。
如果不是走近她的工作空间,你会认为这是一个跟其他年轻妈妈没有什么两样的普通女性。
然而,12年,这个年轻的八零后却用执着与奋斗为自己赢得了系列光环:北京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兼任下属站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扎根基层“五联动”高层次人才,中国针灸学会和北京市针灸学会会员。
社区工作十余年,冯娜对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体质辩识等公卫工作,了如指掌。在日常门诊诊疗中,也受到了居民的一致欢迎。
2019年,就是带着这样一身医技,冯娜成为本单位京蒙帮扶的第二位下派大夫。
两个孩子,大的刚上小学,小的还不会叫妈妈。丈夫工作繁忙,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同许年轻的奋斗族一样,冯娜也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抉择。
然而,对于一名医生来说, 冯娜觉得在生命救助面前,其它一切都是可以解决的“小事儿”。就这样,经过短暂的准备和整理,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冯娜一个人踏上了宁城医疗扶贫的路。
“北京来了针灸女专家,用针少见效快!”冯娜的医技很快在宁城周边传播开来。
30岁的患者李某某, 因为意外玻璃切断右侧上肢神经,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后,遗留神经损伤,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找冯主任。来诊时,上肢抬起腕关节完全下垂,手腕不能抬起,这也就意味着李某某的这只手已经残疾为废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某找到冯大夫,说出了自己的焦虑与无助。冯娜仔细进行了问诊后,列出了医诊计划, 对病人的焦急,冯娜耐心嘱咐,病去如抽丝,要给身体一个恢复的过程,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人出现了质的飞跃,手腕已经能背伸10度左右,而且越来越有起效。李某感动的说,没想到冯大夫一根针救了我一只手!从那以后,只要有冯主任的身影,就能看到这位美女粉丝。
73岁的退休老教师张某, 由于平素思虑较多,加之退休生活单调,久而久之,面色晄白,精神较差,换上阶段性症,服用多剂中药,效果不佳,听说县医院来了“神医”,慕名来请冯主任针灸治疗。 仅仅经针刺疗法十次,判如两人,睡眠得到改善,面色红润,精神十足,食欲增加。张某逢人便夸,真是神针、神医啊!
一批李某、张某们在冯娜的神针医治下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冯娜来到宁城近半年的时间,很快就有了一群“铁粉”,他们经常堵在冯娜下班时间到了的门口,不肯离去,或者就要去冯娜的手机号,不管时间的打过去,问这问那。冯娜不但不烦, 还在网上给他们开通了一个“宁医之家”的绿色通道,随时解答这些患者的疑问。
宁城是人口大县,很多患者分布在大山深处。对口帮扶以来,门诊闲余,冯娜就轻装简从,跟随宁城县中心医院的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多次深入基层乡村进行免费义诊活动,为大山深处的百姓带来了切实有效的医疗服务,宁城西大山深处的黑里河沟岔,革命老区存金沟老龙潭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疫情期间,儿子不能上学,两个孩子的冯娜带着大儿子来宁城山区义诊
八里罕镇北场子村贫困户张大爷,两月前因股骨头坏死做了置换手术,但下地活动时右侧下肢前面和侧面始终是疼痛难忍,山高路远,张大爷想,反正手术做了没有生命危险,腾点就忍着吧。冯娜跟随宁医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村里,只用了三针,立竿见影,张大爷的疼痛就得到了缓解。他的脸上绽放笑容。
77岁高龄的丁爷爷,由于常年劳作,腰肌劳损,造成弯腰受限,上下楼梯困难,冯娜根据丁爷爷的情况,专门为他制定了快速活动针治疗后10分钟,丁爷爷的弯腰明显灵活,幽默的丁爷爷说,冯主任一针,我是身轻如燕,他坚持亲自走楼梯送冯主任下楼。
在山老边贫地区行医中,冯娜亲眼目睹了许多大山里的百姓因病致贫、大病返贫的案例,他们有的一生也不可能有机会去北京看病,更不用说找北京专家。于是她有了一个想法,为偏远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利用门诊之余,冯娜倾其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留给宁城,她为宁城县中心医院的医生开设了针灸讲堂,办培训班、带徒弟,针对各种病患疼痛的实际情况、具体案例设定教学方案,进行具体操作,手把手传授针灸技巧,详细讲解最基本的穴位定位。
这不是一组数字,而是一名年轻的北京八零后女生用双脚留在山乡里的一行坚实足印:帮扶宁城县医院150多天里,冯娜接治病人近千人, 辅导实习学生数十人,带教青年医生十余人。
贴心的医疗帮扶,冯娜成 了宁城患者离不开的好医生,却一直是孩子们心中离得最远的不合格妈妈,他们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不能陪在他们身边,刚离开时,小女儿还不会说话,看着女儿用小手触摸手机屏幕中妈妈的脸,冯娜瞬间泪崩。2020年初,武汉疫情形势吃紧,上小学的儿子需要上网课,冯娜就带着儿子来扶贫,儿子跟着妈妈走遍了宁城的村村组组, 2020年的端午节,儿子和妈妈是在宁城县医院的宿舍度过的,医院的同事们不忍一对母女撇家舍业,给她们送来粽子鸡蛋。在浓浓的亲情中,儿子耳濡目染中理解了妈妈的苦衷。今年6月,北京疫情吃紧后,本来要回去开学的儿子为了不让妈妈分心,再次默默跟着妈妈踏上宁城扶贫的路。此行,冯娜为了不影响工作,把姐姐带来照顾孩子,姐姐也带着一个孩子,四口人就挤在15平米的一个空间里。对此,冯娜并不觉得什么,比起那些忍受疾病之苦的患者来说,我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良心之责。冯娜如是说。
你永远想不到,健康在那些一辈子或许都没走出过大山的人们心里,它的分量是什么!冯娜说,正是乡村医疗扶贫的日子里,让她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身上肩负的职责。
“我的初心就是救人”,为了这个目标,冯娜珍惜她在宁城扶贫的分分秒秒。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江元溪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