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妙语连珠,演讲时“言语障碍”,只因心中那根恐惧的“刺”

2020
08/06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一座幽静的寺院,小和尚来到师父的禅房,见到师父后小和尚问道:“师父,你说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害怕的事呢?”老和尚听了弟子的问话于是含笑地看着弟子不答反问道:“你说什么才是人们心中最害怕的事情。”小和尚看着自己的师傅说:“应该是孤独吧!”

老和尚摇头说道:“不对。”弟子又问:“那是误解吗?”老和尚依然摇头说不对,弟子接着说:“那是绝望?”老和尚再次摇头。小和尚一连说出了十几个答案,可是老和尚都是摇头说不对。

最后老和尚对弟子说道:“最可怕的就是你自己啊!”弟子不解,抬头直直地望向自己的师父。老和尚微笑地说道:“你刚刚说道的误解、孤独、绝望等等,不过都是你内心的影子,都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感觉而已。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害怕,那么他还有什么会怕呢?”

任何事,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这件事情真的太可怕,已经承受不住了,那么你就真的会被打败。相反的,如果你自己不听地告诉自己,这件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积极地面对,那么一定可以战胜,战胜所有的恐惧。

通往成功的路上,成功的因素很多,但阻碍你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你内心的恐惧。

素有“中关村才女”之称的梁宁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经常几小时几小时地劝别人干这干那。我劝过别人辞职,劝过人分手,劝过人转行,劝过人创业。我一直觉得自己道理讲得可对了,对方也全听明白了,但之后大家多半还是会选择在原地受苦。

后来,我明白了,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

为什么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明知不改变就会很痛苦,但还是会选择原地受苦?因为恐惧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已经在当地非常受人爱戴的老师竞聘新东方培训师,平日在课堂上,无论是给学生授课,还是突然迸发的幽默话语,都十分精彩,但是,到了做报告和工作汇报的时候,他就像得了语言障碍症一样,一段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他自己承认,特别害怕这种场合。

这位老师的恐惧可以成为三层:

第一层,恐惧事情本身。害怕公众演讲。

第二层,恐惧的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害怕不被评委认可。

第三层,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可能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害怕评委说,你很一般。害怕自己无力面对不被认可的情况。你的“人设”崩塌——从自我感觉良好,到彻底怀疑和否定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不甘平凡,又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努力。

1.不要以某一件事来评价自身的整体价值

小时候,你的父母可能会对你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你差了这么多?

日常生活中,因为你搞砸了一件事,也不乏有人会说:这都做不好么?那你还能做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用单单一件事就完全否定一个人的所有价值。我们无法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其实,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说:

我只是不太会在评委面前演讲,但这不代表我“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平常面对同学上课,我可以处理得很好。

2.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

内心的安稳源自于内心,而不是外界。外界的干扰每一天都会发生,但是自己内心的秩序,是你面对一切的基石。

3.不要过度想象和推论

有的人习惯把一件事情的可能后果想象到非常可怕,

失恋一次就认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幸福了”,

面试挂掉一次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任何事情的失败,不会山崩地裂,也不会巨浪滔天。更不会影响昼夜交替和斗转星移,所以,真的没那么严重。 

一个心理强大的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暂时”做不到这件事,并不会“永远”做不到这件事。让恐惧变成一种动力,而不要让恐惧变成打败你的工具。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言语障碍,演讲,恐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