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麻省医疗国际
恶性黑色素瘤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长,西方人的黑色素瘤主要是皮肤黑色素瘤,与日光照射相关。我国每年新发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大约2万例左右,与西方不同,皮肤黑色素瘤只占1/3,大部分是肢端型(手掌脚掌)或粘膜型的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可以说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里头恶性程度最高的一个,BRAF突变阳性的患者又是黑色素瘤中最‘恶’的。中国的恶性黑色素瘤除了疾病亚型不同以外,BRAF 突变比例也不同。西方人的皮肤黑色素瘤有50%以上BRAF突变比例,而我国患者中20~25%发生BRAF突变。虽然只占到20~25%,但这部分病人治疗难度很大。
在过去基本上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因为常规的抗肿瘤治疗无非就是放疗、化疗、手术,这几种方法对黑色素瘤几乎就不太管用。做完手术后有的患者很快就转移复发,复发后化疗的效果也都非常弱,但过去几年黑色素瘤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7年维莫非尼作为国内首个BRAF抑制剂上市,18年已经进入了国家医保,缓解率能从10%以下提高到53%,疾病控制率更是达到95%以上。紧接着我们有了免疫治疗,2018年帕博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上市。免疫治疗范围更加广泛,在欧美患者的有效率达到50%-60%,但中国有效率相对低一些,只有20%左右。
靶向治疗有效率高,起效快(1.5个月),但不管是维莫非尼还是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效果好但往往1年内出现耐药。免疫治疗有效率低,起效慢(3-4个月),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长。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劣势不同,如果能将两者优势结合,就可能探索出了更好的治疗方案。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靶向药物考比替尼(cobimetinib)和维莫非尼(vemurafenib)用于一线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黑色素瘤比其他类型的皮肤癌更具侵袭性和致死性,大多数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大约有一半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携带BRAF V600突变。
此次获批是基于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III期IMspire150研究结果,显示三药联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比靶向组显著延长(mPFS分别为15.1个月 vs 10.6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22%(HR=0.78)。
该项研究主要有两个亮点:
全球首个成功的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III期试验。
维莫非尼(Vemurafenib)联合考比替尼(Cobimetinib)和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显著延长了BRAF V600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PFS。
简单介绍下这三种药物:
维莫非尼:BRAF抑制剂,也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BRAF突变阳性的无法手术切除或者转移性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在2018年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考比替尼:MEK1/2抑制剂,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批准与维莫非尼联合用药,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的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
阿替利珠单抗:PD-L1单抗,简称T药,已于2020年2月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
研究入组了514例晚期BRAF-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维莫非尼+T药+考比替尼(256人),对照组——维莫非尼+考比替尼+安慰剂(258人)(图1)。
此外,在治疗初始阶段设计了为期28天的靶向治疗导入期,从第二个28天周期开始加入T药或安慰剂开始联合治疗(图1).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靶向治疗开始后,机体中的免疫微环境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有利于后续的免疫治疗。
图1 IMspire150研究设计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 PFS,总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公布的数据表明,中位随访时间18.9个月,试验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
在试验组中,研究者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15.1个月,而对照组的中位PFS为 10.6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22%(图2)。
图2 研究者评估的PFS
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相似(66.3% vs 65%),但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1.0个月,长于靶向组12.6个月,比对照组增加了8个多月(图3)。
如此明显的差异,给研究人员更多的自信,也给了患者更多的希望。
图3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在安全性结果方面,联合治疗组的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分别为33.5%和28.8%,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等(图4)。
联合治疗组与靶向组分别有12.6%和15.7%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所有治疗,联合治疗组反而更低。
整体来说,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耐受范围之内。
图4 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IMspire150研究获得阳性结果意义重大,这是全球首个成功的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III期试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Mspire150试验的设计不同于其他联合治疗试验,在治疗初始阶段设计了为期28天的靶向治疗导入期,从第二个28天周期开始加入阿替利珠单抗开始联合治疗。而先前所有联合治疗试验均设计为所有药物同时开始治疗。
这样的设计方案,一方面降低是降低了三药联合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靶向治疗后免疫微环境发生变化有关,有利于免疫治疗的进行。
在晚期黑色素瘤BRAF突变一线治疗,IMspire 150是目前唯一的免疫联合靶向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研究。
在靶向治疗已经取得可观疗效的基础上,加入PD-L1阿替利珠单抗还能使得PFS显著提升,这个结果是非常难得的。
对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目前主要的两类治疗手段靶向和免疫治疗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免疫治疗面临着缓解率低的问题,大部分黑色素瘤患者仍然无法通过单药PD-1抑制剂获益;而靶向治疗有效率非常高,但不论BRAF抑制剂还是双靶都面临着出现耐药的挑战。
所以,面对临床的治疗瓶颈,通过联合治疗来提升疗效是研究探索的方向。
这一靶向联合免疫的方案获批,对于许多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来说是重要的进步,期待国内早日批准该方案,通过各种手段让药物可及,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