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齿不能“放养”,5招教你保护好小牙牙
对于家长来说,宝宝生长发育中的每件事都无比重要。
宝宝的牙齿问题,当然也不例外。
儿童护牙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3岁才开始刷牙
医生建议,通常分三个阶段对幼儿进行刷牙训练。
第一阶段是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时,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家长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淡盐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到幼儿2岁半,此时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第二个阶段是从2岁半开始,家长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而从3岁起,就要训练小孩独立的刷牙动作以及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家长要起监督指导作用。
误区二:乳牙龋齿不用治
孩子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对健康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乳牙龋坏后,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和治疗,龋坏会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
如果一侧发生龋齿,由于疼痛的原因孩子不自觉地用健康侧咀嚼,久而久之,偏侧咀嚼就会影响宝宝颌骨的发育,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导致两侧面部不对称。因此,乳牙若有龋齿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三:含奶瓶睡觉
“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长时间用奶瓶喂养,尤其是喜欢让小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的做法,致使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特有的乳牙龋病。
医生表示,1岁以上的孩子,应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逐步过度到夜间不喂奶;2—2.5岁孩子乳牙基本上完全萌出之后,应适时停用奶瓶,改用杯子喝水和饮奶。
日常如何保护宝宝的小牙齿?
当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家长就应该关注宝宝的口腔卫生了。有人可能会说“反正乳牙以后都会换掉,就这样吧,等着换牙就好了。”乳牙虽然会换,但是需要在孩子6-12岁这样长的时间慢慢替换,在这过程中,乳牙蛀牙的危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那么,家长日常应该如何注意保护宝宝的小牙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下!
长牙前别忘记口腔清洁
牙医建议在宝宝长牙前就要定期做口腔清洁,特别是每次吃奶以后,用纱布清洁口腔,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牙床。
但考虑到实际操作性比较难,可能没人能做到每天都进行。这时,容易一点的做法是,宝宝吃完辅食后喝点水冲冲,这样也可以。
长出第一颗牙齿就要刷牙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家长就要正式开始给宝宝刷牙。
刚开始萌出1~2颗牙齿时,可能几秒钟就刷完。随着宝宝牙齿萌出的增多,刷牙时间应在2分钟左右。为了口腔的清洁,刷牙最好是每天早晚2次。特殊情况时,也可以一天1次,但睡前刷牙不能少。
3岁以内的宝宝,一般很难实现独立刷牙,建议在家长的帮助下刷牙。
刷牙时,可以让宝宝平躺着,这样有助于家长看清楚全部牙齿;宝宝平时喝奶粉后要用清水漱口,长大后逐渐戒断夜奶习惯。刷牙后,睡觉前除了可以喝水之外,不要再吃任何食物。
正确的刷牙方式
家长可以采用巴氏刷牙法,来给宝宝刷牙。
巴氏刷牙法:牙刷和牙齿呈45°角,牙刷压进牙龈沟,轻轻用力,震颤几下,然后向下把残渣都刷出来。
鉴于实际操作的难度性,家长可根据情况给宝宝刷牙,只要把宝宝的牙齿里里外外全部刷到就行。
定期做牙齿检查
美国牙科协会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都建议在宝宝的第一颗牙长出来后,并不晚于一周岁前安排孩子进行第一次牙科检查。
家长养成定期带宝宝去看口腔医生(最好半年一次)的习惯,这样可及时发现宝宝牙齿是否存在萌出异常;还可以给宝宝牙齿涂氟,防治蛀牙。
宝宝牙具的选择
一、牙膏的选择
牙膏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有的家人怕宝宝把牙膏吞入肚子里,就不选用含氟牙膏,这是错误的。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对宝宝,尤其是容易长虫牙的孩子是非常好的东西。只要按照正常推荐量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非常安全。
3岁以下宝宝使用牙膏推荐薄薄的一层(米粒大小);3岁以上宝宝使用牙膏推荐豌豆粒大小。
3岁以下的小朋友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吐泡沫的技巧,家长只需要做示范鼓励宝宝学习吐泡沫就可以。即使宝宝没有全部吐出来或是都吃了,只要家长使用的量是我们的推荐量,也是安全的。
二、牙刷的选择
小宝宝的牙刷要比大人的头小、刷毛也要更软、更密。家长要记住购买小头软毛婴幼儿专用牙刷给宝宝哦。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