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正打算约老同学出去跑步、散散心。结果,她突然接到院里通知,要她回去做手术。
我和她一样,都是负责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手术通知,就是命令。因此,我也非常能理解她。稍稍犹豫一下,我决定和她一起去她的医院。虽然每天都在工作,但丝毫没有厌倦这样的,反而对她的医院有一些新奇。另外,也想趁机学习学习心脏、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她的医院。此时,似乎就像一个送战友一样。看着她进入手术室,一面祝她凯旋、一面希望患者平安。这时的医生,已经与患者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患者有什么三长两短,不仅可能会有不必要的烦恼,也有可能会有一些纠纷。想安心工作,这样的烦恼就要少一些。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用手机不时的询问着手术室里面的信息。
在她抽空回复我的信息中,我了解到:这是一个4岁的小孩,可疑误食了钢针。在术前紧急的CT检查中,发现她的胃里、食管里有三根钢针。卡在食管里的那根钢针,疑似已经穿透食管,针尖牢牢的顶在了动脉弓上。
动脉弓连接着背主动脉和腹大动脉。因一般呈弓形,故称动脉弓。大概位置,就在胸腔入口里面几公分处。这个地方的动脉压非常高,一旦出现动脉破裂,生命将在分秒之间消逝。因此,当发现这根钢针的位置后,医院立即启动了急诊手术预案。
了解到这里,吓得我立刻通知在家看孩子的岳母:立刻把家里的针都扔掉。岳母一头雾水说:扔掉多可惜。我冷静想了一下说:那就用一个小盒子锁起来,千万别让孩子拿到。
据老同学反馈说,孩子误食钢针的时候,家长并未发现。事情也赶巧,当天家里正要用针,看到别针的地方少了几根针才到处找的。当在孩子屁股底下只找到一根针的时候,家里人惊恐的带着孩子到了医院进行检查。不出所料,果然是被孩子吃了。要知道,这么大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危险,而且还喜欢吃一些或者含一些东西。
一开始,院内专家会诊,考虑是否可以用胃镜钳子把针夹出来。然而,到胃镜室后,胃里的针取出来了,可是食管里的这根针已不见了踪影。因此,手术已经是势在必行。而且在又一次的紧急CT检查中发现,这根针已经刺入大动脉。一旦钢针完全进入大动脉,随着血液游走,刺中重要器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大家火速把孩子推向手术室进行开胸取针。
术中,台上的几个大夫不顾吃线的风险,愣是在大型C臂引导下准确找到了针尾、并顺利的缝合了大动脉上的针眼。
送出手术室的时候,看着嚎啕大哭的孩子母亲和奶奶,大家似乎并没有任何同情。相反的,内心满是斥责。事情已经发生了,哭有什么用。小孩子固然是不幸的,但还不是大人的看管不严么?
回头再看看自己,似乎自己家里也有很多危险品。想到这里,也顾不得和老同学打招呼了打个车就赶回家了。
在此,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学龄前儿童年纪小,心理行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范围增大,同时又缺乏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能力,在面临危险或潜在危险时,易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聂晓雨, 花静, 古桂雄,等.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识别及预防策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18(009):669-671.
2.孔庆梅. 探讨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识别及预防策略[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00(012):427-427,429.
3.董绍军. 顽童误食异物怎救急[J]. 医食参考, 2014(10):47-47.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