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地球村”(11)|| 中外新冠疫情观察和一周形势述评(08/01)
核心提示:
本文聚焦本周中外新冠疫情的形势和发展,并做简短的述评。强调三个问题:第一,中外新冠形势的主要观察点;第二,美国连续几天每日新增病死数超过1,000规模,引起业内担忧;第三,新冠疫情是一个快速移动的靶标。疫情防控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作出必要的、及时的调整......
1:我国的新冠形势
我国大陆:
本周国内大陆局部地区疫情继续反弹(见下图,为了更直观,取对数坐标轴)。
据报道,目前绝大多数是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极少。7月31号“人民头条手机报”报道的127例新增病例中,123例是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仅占4例。
香港的疫情形势:
明显反弹,绝对多数是香港本地病例,输入病例极少(见下图)。
点评:
第一,最近我国新增的病例,以本土病例为主,持中国护照的海外中国同胞回国所导致的输入病例,占很少数。
第二:与首尔和东京等不少国外城市容许中国人转机形成强烈的反差,香港为了“抗疫”,一直不让中国人从香港转机,但香港仍然出现了疫情的明显反弹——仅靠把中国同胞或大陆的中国同胞挡在香港门外的所谓“防止输入”抗疫策略,今天明确的事实和实践证明了很不成功。
——仅靠闭关,打造不了绝对的“净土”,也抵挡不了病毒。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病毒,病毒本身也可以看成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限制了海外输入,还会有三文鱼;限制了三文鱼,还会有其它冷藏链;限制了其他冷藏链和所有进出口贸易,病毒还可能随云朵、季风和洋流等漂洋过海......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净土。“净土”其实是科研人员研究病毒的好地方:世界许多角落包括云南等地的深山老林,都是科研人员热衷于去从蝙蝠身上寻找病毒祖先的地方。
第三:新冠疫情常态化和病毒弱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我国国内多个作为“第一入境地点”的城市。对持工作护照的海归人员的接待、管理、隔离等,已经比较成熟、比较成功。
——新冠疫情有一个发展过程,新冠是一个移动的靶标,严肃、认真、科学、理性对待、根据不断演变中的新冠疫情并及时采取调整、修正以往的防控对策才是正确精准防控抗疫之路。
2:世界新冠的几个重要观察点
重灾区美国的疫情形势:
重要观察点1:美国的日增死亡数和本周的日增死亡数(见下图)
7月5号以后美国每日新增死亡数明显上升,尽管其上升的幅度目前还是明显远低于每日新增病例数上升的幅度,但也引起业内的担忧。
点评:
最近大规模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死亡率(IFR)在0.68%左右,新冠疫情常态化和病毒毒力弱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对这种正在在向“大号季节性流感”演进的传播性疾病,我们的观察点更应聚焦在疾病相关的死亡数上。
上面中美国的这条新冠相关死亡数曲线,自7月5号以来,开始上扬,尽管其上扬的幅度远低于每日新增病例飙升的程度,但仍然令人不安。
这条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曲线,未来可能有以下三种走向(见下图):
第一:新冠病死数如果沿着下图绿框中红色虚线比较陡峭地继续上扬,新冠病毒波及世界范围内很多区域并长期、持续存在。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复工复产复学的事,而是人类社会的大悲剧,没有含糊——重新回到《十日谈》时代。但我们可以根据常识推测,这种可能性很小:作为生命,生存和繁殖也是病毒的“本能”,大量杀灭宿主后,病毒也失去了自身生存和繁殖的空间。病毒要在人体细胞内生存和繁殖,需要不断和人类相适应,事实上,目前的临床资料表明:经过在人身上一代又一代繁殖后,新冠病毒的毒力在不断减弱,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减少。
第二:随着病毒毒力的不断弱化,新冠病死数逐步出现绿色虚线代表的平稳趋势。
第三:随着病毒毒力的不断弱化和苗开发步伐的加快,新冠病死数以后出现下图中紫色虚线即明显下降的趋势。
以上“第二”、“第三”两种趋势,都意味着疫情在社会意义上不久的将来趋于结束,在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大家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过,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重要观察点2:美国的日增病例数(见下图)
6月8号美国重启社会后,每日新增病例数明显、持续飙升,上周情况稍微有所缓解。
点评:
对一个感染相关死亡率(IFR)为0.68%、毒力日益弱化的传染病,相对于每日新增病死数,每日新增感染病例数不那么重要,但6月8号重启社会后,美国每日新增病例数飙升太快,每日新增病例数因此也成了疫情形势的重要观察点之一。
重要观察点3:两条曲线放在一起观察
黑色曲线,每日新增相关病死数,坐标看左边;红色曲线,每日新增病例数,坐标看右边(见下图)。
点评:
美国疫情形势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上图中两个黄圈之间的距离,即每日新增病例数(红色曲线)和每日新增相关死亡数(黑色曲线)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好。但本周,两条曲线间的距离,有减小趋势,令人担忧。
“群体免疫”国家瑞典的新冠形势
重要观察点4:瑞典每日新增病例数
高峰过后呈明显、持续下降趋势(见下图)。
重要观察点5:瑞典每日新增死亡数
高峰过后也呈明显、持续下降趋势(见下图)。
重要观察点6:瑞典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数
较长时间内一直逼近0%(见下图)。 点评:
第一:瑞典是“群体免疫”标杆国家,是化学家诺贝尔的祖国、也是世界医学科学强国——每年一度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就是由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来评定并主持颁奖的。疫情期间,瑞典除了限制50人以上的密切接触聚会外,其它方面限制很少;在患者处理上,只针对重症患者尽收尽治。瑞典这一对待和处理疫情的方式,一方面受到包括欧盟其它国家的诟病,但事实上对很多西方国家的抗疫政策有非常深刻的影响。——看全“地球村”新冠疫情,也应该看看瑞典这个国家的防控策略和疫情发展。
第二:在我们看到瑞典疫情形势良好的同时,也应该知道:尽管瑞典城市化也很明显,但毕竟是一个国土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10多万的、“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国家——瑞典这个样本,代表性有限,可观察并思考瑞典的策略和疫情发展情况,但不可盲目复制。
3:世界新冠总体形势
新冠每日新增病例仍然在飙升,新冠每日新增病死病例也在从低谷后开始持续缓慢上升(见下图)。
世界新冠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最多的前10多个国家情况如下(见下图)。
世界范围内,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没有增加,仍然在1%左右(见下图)。
点评:
做好与新冠这个“大号季节性流感”长期共存的准备。
4:世界新冠疫情严重国家形势
三个疫情重灾区国家:
看世界新冠疫情形势,也要看世界上疫情严重的三大国即美国、印度和巴西(见下图)。
点评:
美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的累及病例数、每日新增病例数和每日新增死亡数,本周继续攀升,继续占全世界一半左右。
其它几个疫情上升势头明显的国家:
其次还要看所有日增病例数处于上升期的国家。除美国、巴西和印度三大疫情国家以外,南非、墨西哥、菲律宾、伊朗和印度尼西亚等几个国家的疫情明显处于上升期。对这些每日新增病例数在2,000-10,000左右的国家,目前不能排除疫情恶化的可能。(见下图紫色椭圆圈内)。
美国疫情形势,前面已经详细述及。
巴西:
每日新增加病例数直逼、有时超过美国(见下图):
每日新增的病死数,直逼、有时超过美国(见下图):
点评:
巴西走的是瑞典的道路,目前疫情形势很严峻,巴西总统前段时间新冠检测结果阳性,后来转阴。巴西第一夫人最近新冠检测结果先后都是阳性——新冠世家,但不愁找工作,没有受到歧视,照样当总统和第一夫人:他们对新冠的看法可能是另外一个极端:他们认为新冠就是“大号季节性流感”,是一场自然灾害,不是什么偷鸡摸狗、丢人现眼的事。
印度:
每日新增病例数在飙升,有时超越巴西(见下图)。
印度每日新增病死数也在明显攀升(见下图):
点评:
第一:新冠大国印度,前期实施了比较严厉的居家隔离措施,但一看经济形势不妙,以后就更加注重了生产,代价是疫情在持续攀升: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数已经连续3天超过5万,但印度有“人口红利”,没有“老龄化”问题,人口基数又巨大,因此用人口平均后每100万人中新冠相关病死的例数(26人),目前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7.6人),处于第97位。
第二:一个日增病例数连续达到几万例的国家,在边界问题上能和一个每日新增病例数断断续续几十例的国家叫板、摩擦,印度对疫情发展的思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5:世界疫情反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疫情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反复、局部爆发流行、反弹的国家和地区很多(见下图,仅列举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每日新增病例数在100-1,000多以上规模。由于这些国家目前重症、危重症病例和每日新增病死数相对也较少,因此本文只用每日新增病例数表示疫情反弹情况。
我国大陆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和反弹情况,以及香港地区疫情的明显反弹情况,开篇已经述及。
西班牙疫情反弹情况:每日新增病例数(见下图):
以色列疫情反弹情况:每日新增的病例数(见下图):
日本疫情反弹情况:每日新增的病例数(见下图):
澳大利亚疫情反弹情况:每日新增的病例数(见下图):
点评:
整个“地球村”疫情形势,“野火春风”,局部地区疫情的不时反弹、常态化是一个趋势。
这些疫情反弹国家,目前每日新增病例基本都是在1,300例这个规模以下,重症病例明显减少。从医学科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看,这些新冠反弹国家每日新增病死数,并不比平常的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事故、心脏骤停等所导致的死亡要严重。
我们目前我们对新冠的认知,还相当肤浅。未来的反弹究竟有多严重?这犹如“春夏天野外一把野火能燃多旺、能燃多久?”一样不好预测。新冠疫情,也不可能按照这人世间某位、某些“专家”的意念发展。
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内,新冠疫情是一个快速移动的靶标,我们能做的、目前看来是可以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不惊恐、不过度恐慌的前提下,严肃、冷静、理智、认真和科学应对疫情的变化。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