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新进展

2020-08-04   一五零干细胞

MSCs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直接修复肾细胞损伤,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抗肾脏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许多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伴随严重肾损害的同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据统计,约有25%-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DN。

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各种炎症因子、生长调节因子、趋化因子等相互作用,产生级联反应;主要病理改变为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硬化和系膜扩张以及纤维化。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阻止 DN 的发生发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肾脏细胞,并且能够重建损伤肾脏组织的坏死部分,一直被认为是治疗DN最有潜力的方法。MSCs治疗DN已经被公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直接修复肾细胞损伤,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抗肾脏纤维化。

近来研究热点更多放在MSCs的旁分泌效应上,旁分泌效应是指细胞分泌某种细胞因子对邻近靶细胞(可以同种细胞也可以是异种细胞,主要与内分泌长程效应相对)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

MSCs可分泌两种物质:营养因子和细胞外囊泡。营养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炎症、迁移、凋亡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外囊泡可以起到改善受损组织的作用,充当信号传导的信使,靶向调控组织内的稳态,使组织细胞修复和再生。

近期,一项研究用骨髓MSCs(BM-MSCs)治疗DN大鼠来探讨CD103+ DCs在DN中的作用及其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MSCs移植可显著恢复DN大鼠肾功能,减轻肾损伤、纤维化和肾CD103+DCs的数量。MSCs治疗后的DN大鼠肾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水平降低,CD8+T细胞浸润减少。MSCs显著下调CD103+ DCs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和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的基因表达。得到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免疫抑制DN大鼠肾脏CD8+T细胞增殖和CD103+DCs介导的活化有关。

另外一项研究采用来源于人足月胎盘基底蜕膜组织的MSCs对糖尿病内皮损伤做了一系列实验观察,其分别从人胎盘和脐带组织中分离到基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DBMSCs)和内皮细胞,观察其功能,并分析了DBMSCs对葡萄糖处理的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DBMSCs可逆转高葡萄糖水平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和通透性的影响,还可以调控内皮细胞生存、凋亡、通透性和血管生成等重要功能的基因表达。基于此,该团队认为DBMSC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针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药物。

参考文献:

1.周敬,等.《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

2.耿晓东 吴镝 《干细胞在肾脏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3.汪年松,等.《干细胞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注:本文由一五零生命干细胞整合发布

糖尿病肾病,干细胞,糖尿病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