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定要注意了!
耵聍俗称“耳屎”。
正常人的耵聍是干性成片状的,随头位改变或运动以及咀嚼动作会向外脱落。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形成大的硬块,阻塞外耳道就导致 耵聍栓塞 。随着耵聍硬块的增大,声音无法传递至鼓膜,会引起听力下降。
由于洗头或者游泳后,水进入耳道使得耵聍浸泡膨胀,完全堵塞耳道,就会出现耳闷、听不清的症状,少数人还会有耳鸣、眩晕。眩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耵聍栓塞压迫鼓膜,通过听骨链的活动刺激了内耳平衡器官,也可能压迫和刺激了外耳道的迷走神经耳支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及走路不稳。
我们的耳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耵聍由皮肤的腺体分泌,排列在耳道的外半部分。耵聍通过捕获污垢和减缓细菌生长的方式来保护耳道。大多数人的耵聍呈干性片状,易于随头部或下颌关节活动自行脱落、排出。少部分人的耵聍性状黏稠,不易排出。。
所以说,平时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耵聍栓塞的问题,但是,当耵聍没有被移出,耵聍就会积累并栓塞耳道。耵聍栓塞可以发生在单耳或双耳。耵聍栓塞有许多原因,常见的几种原因包括耳道内存在过多毛发、外耳道的大小、形状以及自身过度产生耵聍。
耵聍栓塞的症状
1.听力下降
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可使听力减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若遇水膨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2.耳痛耳胀
耵聍栓塞后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肉芽形成等,表现为耳部疼痛或闷胀感。
3.其他症状
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及听力减退,如果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反射性咳嗽。
耵聍栓塞的处理方法
耵聍栓塞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取出。耳内镜下诊断耵聍栓塞较传统检查方式优势明显,可以观察到耵聍与外耳道、鼓膜的毗邻关系,及耵聍的性状、大小等。多数耵聍呈片状、膜状或团块状,与外耳道紧密相贴,有时耵聍也会附着于鼓膜表面。在内镜下清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是否同时伴有其他外、中耳疾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