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了!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喜欢选择带孩子去山区、森林、草原等地方旅游,一来亲近大自然,二来这些地方植被多,环境较凉爽。
但在这些地方游玩,一定要严防蜱虫的叮咬。
蜱虫是寄生在动物体表的只有米粒大小的虫子,靠吸动物血为生,吸血后可以膨胀到指甲盖大小。体内携带大量病毒和细菌,在吸血的同时感染宿主。
蜱虫一般栖息在植被多的地方,等待人或动物经过时,就突然跳到他们身体上。
人被蜱虫叮咬后,最常见的就是患上森林脑炎和莱姆病。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森林脑炎病毒存在在自然界中,由携带病毒的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传播,包括狐狸、猩猩、熊、马、鹿、狗、牛、山羊和鸟类等。蜱虫通过吸食这些动物的血液而携带上了森林脑炎病毒,叮咬人后导致人体也感染上该病毒。
病毒经血液循环进入脾、肝等组织器官内,经过3-7天的大量复制后再次进入血液,侵入大脑、脊髓,导致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和神经系统细胞变性。严重者全脑有炎症和出血点,脑细胞广泛坏死,甚至出现脑实质软化。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认知语言障碍、头痛、听力丧失、精神异常、肌肉瘫痪、癫痫等。
蜱虫体内携带着一种叫疏螺旋体的微生物,被蜱虫叮咬后人体会感染疏螺旋体,导致皮肤出现游走性的红斑,还会造成发热、淋巴结肿大、脑膜炎、心肌炎、关节炎、舞蹈病、胡言乱语等症状,引起严重的组织器官病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蜱虫叮咬导致的疾病,好发于每年的5-8月份。
所以夏季进入森林、草原等植被多的地方,应穿好长衣长裤,最好是束口的,戴好防护帽,暴露的部位应该喷涂驱虫剂。
尽量不要接触植被,出了这些区域最好互相检查身上有没有蜱虫。
如果发现身上有蜱虫,可用酒精喷洒蜱体,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后轻轻拉出,切忌猛拉,以免其刺器留在皮内。拔除后用酒精、碘伏对皮肤消毒。
如果在森林里活动,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接种后1.5-2个月免疫力达顶峰,可维持1年左右,应在每年3月份以前完成接种。免疫程序:基础免疫2针,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接种1次。
未接种疫苗者被蜱虫叮咬后可肌肉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发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