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不一样的颈椎病——肌萎缩型颈椎病

2020-07-31   杏林帮官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一文了解肌萎缩型颈椎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chenspine

专家简介:陈宇,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以脊柱退变、创伤、畸形、肿瘤等疾病治疗为特色,尤其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滑脱、椎管狭窄症、脊柱韧带骨化病、复杂脊柱骨折脱位、脊柱侧弯畸形、脊柱结核炎症、椎管内外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什么是“肌萎缩型”颈椎病?

“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 ,CSA)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明显肌肉萎缩,可以合并或无相应区域的轻微感觉障碍(尤其是针刺样的疼痛或者麻木),可以合并或无下肢锥体束症状。按照临床表现和累及的肌肉可以分为近端型、远端型、混合弥漫型和颈型。近端型,以三角肌、肱二头肌、旋后肌萎缩为主,表现为肩不能举、屈肘无力;远端型,以手内在肌和指伸肌萎缩为主,表现为手指的内收、外展以及背伸无力,其中腕关节和掌指关节的背伸受限为此类分型所特有。混合型,为同时合并有近端型和远端型;颈型,为斜方肌、冈上肌萎缩为主,表现为低头、面不能右转,右侧肩下垂。

实际上,肌萎缩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据统计其发病率达2.2%-10%,中老年人多见(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其临床表现中其他典型的颈椎病症状(如四肢麻木、行走不稳、胸腹部束带感等)有时不太明显,患者初诊时往往没有考虑颈椎病的问题,而就诊于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这也导致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

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除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上肢肌肉萎缩症状以外,颈椎磁共振和肌电图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磁共振检查提示颈椎管狭窄,致压物位于中央或旁中央,MRI能确认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T2加权像还可以观察到髓内高信号的存在以及脊髓前角内小区域对称性高信号,即“蛇眼征”。肌电图检查提示受损肌肉呈现运动电位多相性与巨大电位,病损严重呈失电位,在与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中,肌电图检查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病例一:远端型CSA

男,62岁,左侧颈肩部酸痛,左手精细活动障碍、乏力及肌肉萎缩1个月。查体:左上肢感觉减退,左手肌肉萎缩明显,精细动作障碍,握力减退3+级。

72551596121605468

病例二:近端型CSA

患者,男,71岁。主诉:左侧颈肩痛伴肌肉萎缩7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3月。查体:行走不稳,胸腹部束带感,左侧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三头肌萎缩,肌力1-3级,双侧前臂及双手握力4级,双侧Hoffmann征(+),双侧膝腱反射亢进。

31241596121605635

长征医院脊柱外科陈宇副教授针对临床上肌萎缩型颈椎病诊断困难、治疗不及时和疗效不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团队整理随访了13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肌萎缩颈椎病患者资料,并进行了长期随访。

结果提示:

1)对于病程大于6个月、保守治疗4个月无效、出现肌力下降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手术干预;

2)在随访的结果中,75%的患者相关可以获得1-2级的上肢肌力的改善,其中远端型肌萎缩颈椎病患者往往疗效较好;

3)手术方式的选择中,前路手术有利于解除前侧及前外侧的神经压迫,属于直接减压,并且手术创伤更小。因此,在手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为推荐术式。

在此基础上,陈宇副教授研究发现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往往合并有明显颈椎钩椎(Luschka)关节增生,造成明显椎间孔狭窄,是此类患者神经根受压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提出以切除Luschka关节增生为目的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术,明显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和临床疗效,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的神经外科杂志World Neurosurg杂志上。

20771596121605855

关键词:
颈椎病,肌萎缩,脊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