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后疫情时代,县域医院感染科怎么建?

2020
07/30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记者:梅志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综合报道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按照规定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并在2020年底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是对后疫情时代,县级医院感染科怎么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4211596064265694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大楼

记者梳理通知里的内容注意到,除了提出“要将收治主要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感染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感染科医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还对感染科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以感染性疾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感染性疾病科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

根据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提高感控管理能力,要将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统筹部署推进,持续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医疗机构应当强化感控部门能力建设,要落实感控全员培训要求,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处境尴尬

“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公共卫生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单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也包括了临床救治体系。很多传染病,并不是疾控体系发现的,而是医疗机构发现的,所以医疗机构是传染病流行最早的一个哨点单位,所以医疗机构能力一定要提升,而医疗机构能力“吹哨”能力强弱有赖于感染相关学科的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连带的关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综合医院要提升感染相关学科的能力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经梳理发现,国家强调感染科建设由来已久,在2004年卫生部便发布通知,要求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感染性疾病科,之后,相关部门继续发布相关文件,持续推进医院感染科建设。虽然建设感染科的呼声甚嚣尘上,但事实上, 感染科的建设面临诸多尴尬。

“我院有感染性疾病科,但是运行的情况一般,如果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上我院感染科的15张病床几乎每年就没怎么用过,可能偶尔只有一些结核的疾病可以在这里收治。”四川省朝天区人民医院院长李勇在接受《健康县域传媒》采访时坦承。

“疫情来了就关注,走了就遗忘”,可能是不少县域医院感染科的共同境况。有些医院为了让这个科室正常运转,迫不得已只能共建一些其他学科,赖以生存。“如果光看感染类疾病,感染科医生可能根本养不活自己”可能是很多县域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共同心声。 

人才发展的瓶颈

在这次疫情中,感染科无疑首当其冲,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疫情后,感染科又该何去何从呢?县域医院管理者们面对这一问题时都倍感压力。

病源减少是一大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接种乙肝疫苗已经成为“全民总动员”,相比于前些年,乙肝病人大量减少,这是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因此以科室经济收入为标准发放绩效,有失公允,而且也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于文虎表示。

78421596064266057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于文虎(左一)

在临床工作中,感染科风险高、收入少,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很可能让未来愿意从事感染科工作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特别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让感染科的建制完善成为一种常态。国家这次出台政策要二级以上医院都必须加强感染性疾病学科建设,可以算的上是一场及时雨、一支强心针。”于文虎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感染科的人才、学科建设是一盘棋,只有平时就多补充供给,才有可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找到战时应急和日常诊疗的平衡点

安徽省东至县总医院很早就设立了感染科,合理用药管理流程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在抗生素使用早就实现了信息化分级管理。“本次卫健委文件做了进一步要求,对具体诊疗管理工作有了强化和更全面、规范的作用。”东至县总医院院长吕满民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设置感染科若从经济运营角度看医院亏本的是多数,我们医院对感染科的奖金是实行保底制的,但若从科学保障群众健康角度(如合理用药,疾病分类管理,相关公卫事件处置等)是必须设的,最好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定点到位、精准发放,才能加强综合性公立医院感染科建设,做到平战结合。”吕满民如是表示。

2811596064266227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一本关乎民生的“经济账”。接下来,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让感染科真正做到平战结合,在日常诊疗与疾病防控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受访者纷纷表示。

整合资源、实现四位一体发展

王贵强表示,在医院层面,各个学科的基本待遇应该有个基本持平,不能完全被市场引导,否则医院学科建设无法均衡。或者尽管一时重视了,但没有长效发展机制,学科就很难发展。“如果再来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可能还是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加强感染科建设,感染科医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感染科医生细菌真菌疾病诊疗能力,以及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能力的培训工作。这次新冠疫情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强医生培训工作的信念,这个方向是对的。”王贵强认为。

在管理层面,王贵强建议,医院院长一定要加强对感染科的重视度,加强院感管理,尤其是院感管理,否则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现在提出大感染学科建设,就是要整合学科资源、实现协同发展。”王贵强说。一方面,感染学科专业人员可以互通有无、提升综合能力。感染科医生一般都会具有院感控制、临床微生物解读、公共卫生等知识储备,应对突发传染病效率就会很高,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实现学科整合、协同发展,有效发挥整合资源的作用。我们原来强调“感染科、临床、微生物、院感”三位一体,现在是“感染科、临床、微生物、院感和公共卫生”四位一体,这对以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江元洗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感染科,感染性,传染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