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稍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处理不当不但妨碍愈合,甚至可能导致感染和二次损伤。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意外,稍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伤口或深或浅。面对大大小小的伤口,处理不当不但妨碍愈合,甚至可能导致感染和二次损伤。尤其是夏天,伤口很容易发炎感染,面对大小伤口,该如何处理?误区又有哪些呢?
1、伤口早期
伤口处的坏死组织和断裂的血管,会引起炎症,出现红肿、疼痛。此时,伤口会渗出血液和纤维蛋白原凝结在一起,形成“痂”,保护皮肤免于暴露在空气中,接触更多细菌。
2、伤口收缩
做好防护工作后,身体继续展开自救。肌层纤维细胞开始增生,拉扯着伤口边缘向中心移动,使伤口逐渐收缩变小。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两周的时间。
3、瘢痕形成
肌层纤维细胞增生的同时,伤口部位也开始出现肉芽组织,也就是伤口处常见的“嫩肉”。另外,成纤维细胞还会产生胶原纤维,形成瘢痕,对伤口形成永久保护。
4、表皮再生
一般在伤口出现的第二天,基底细胞就开始增生了,它们会逐渐在肉芽组织上面形成一个单层上皮,就是新的皮肤了。
1、彻底清创
清除创面异物,避免创面异物残留导致伤口反复感染,导致愈合延长或者不愈合。
2、先消毒
即便是小小的伤口,消毒工作也不能少,可以先用医用酒精或者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3、再包扎
消毒处理完后,用干净的纸巾将伤口周围的药液擦净,然后用一两层纱布,对伤口进行局部包扎。透气性要有保证,1~2层就够,这样也利于伤口的恢复。
4、别滥用抗生素
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伤口局部发痒,这是因为新生肉芽组织刺激伤口末梢神经,切不可搔抓或者滥用激素类药物止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5、观察变化
伤口不是包扎了就完事,还需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换纱布,更换之前需做好局部消毒工作。如果发现有恶化的趋势,就去医院就诊。
误区1:舌头舔伤口
虽然唾液中具有一定的杀菌成分,但作用很微小,再加上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使唾液变得很不安全。
误区2:有伤口就用创可贴
绝大多数创可贴并不透气,会阻碍伤口愈合。很小的伤口,不必使用创可贴,保持伤口清洁即可。
误区3:多次换药
频繁换药反而增加伤口感染机会,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形成。
误区4:反复使用消毒水
如碘伏、酒精、双氧水等,可能破坏新鲜肉芽组织,减低白细胞活性而影响伤口愈合。
误区5:出血时用止血药
伤口清创时,如使用止血药粉,需要去除残余止血药粉,首先对诊断及清创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