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过度焦虑不能有。
2020年高考在即,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考生们的复习经历也格外不易,紧张、焦虑情绪在所难免。
但有不少孩子,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却出现逃避、退学等过分担忧的举动,让家长们很是着急!
小爽(化名)是学校有名的学霸,最近的她却总不在状态。第一次摸底考结束,小爽得了重感冒,耳朵里像插了一刀,满世界都是“吱”的声音。
感冒痊愈后,耳朵不疼了,小爽的耳鸣却无法治愈,她每天坐卧不宁,连续三次模拟考,都考了班里的后十名。
小爽说:“试卷里前面那么难的步骤都对了,最后一步居然写了6加5等于1。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写1。 我发现很多平时轻松应付的题,突然就不会做了。”
“每个人在心理压力应激下,都会产生情绪和生理的反应,如果这种刺激的强度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或者心理防御机制还不成熟,比如儿童,心理反应就会转换成各种躯体症状。”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林铮说,这在医学上称为“转换性障碍”,也叫做“癔症样反应”。
类似小爽这种压力到大出现各种生理反应的不在少数,小郑(化名)平时表现很乖,最近却以各种理由请假不去上学,重新开学后发现自己的学习进度远不如其他同学,紧张得每次一拿到试卷就开始反胃恶心……
从医学角度看,人体在紧张和恐惧时,身体内的应急反应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剧增而高达正常状态下的4~6倍,并因此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思维受限,尿频等。在这种状态下迎接高考,即使平时成绩良好的学生,也难以发挥出好的水平。
当压力过高,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率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
1. 自我宣泄
可以将自己的郁闷心情、紧张情绪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或者可以采用跑步、大哭等方式来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
2. 腹式呼吸
端坐,闭眼,全身放松,缓慢地深深地用鼻子呼吸。先吸气,吸足后屏住,然后缓慢地呼气。
3. 转移目标
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情景中去;或把注意力转移到电视节目中的小品、相声、笑话等;或者有意识地看一些笑话、幽默故事等。
4. 全身肌肉放松法
闭上眼睛,端坐、全身放松。想象小腿肌肉已经变得十分沉重了,然后,想像大腿、臀部、背部、双肩的肌肉也变得沉重,最后睁开眼睛,抛开沉重感,体验一下轻松的感觉。
5. 按摩内关穴
考生可以用右手的大拇指顺时针按摩左手的内关穴,每回36次,能起到调节情绪的功能。
6. 积极想象(冥想)
可以尽量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时候,还可以伴随舒缓的音乐想象明朗舒适的环境。
7.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信心
“我能行!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我相信自己!那些考题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能挺过去!”“不管考得怎样,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无怨无悔了!”
此外,在饮食上,以容易消化、膳食纤维、新鲜蔬菜为主,这样胃肠道蠕动会快一些。不要吃那种特别容易上火的东西,不要太多大鱼大肉。
高考期间的晚上要按平常作息时间睡觉,睡眠地点尽量不要改变,这样能够使考生和平时一样适应自己原来的睡眠环境。如果临考失眠,不用服用药物,可以喝杯牛奶,看会儿电视,跟父母聊几分钟,内容不要涉及考试。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