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隐匿、部位特殊、难度很大——这些都是气管肿瘤的特殊“标签”,气管肿瘤手术也因此被称为胸外科手术领域的一枚“王冠”,是一道公认的难题,在全球能够熟练开展腔镜胸段气管外科手术的医疗单位并不多。
继成功开展机器人“无管”气管重建手术、次级隆突重建手术之后,7月1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次攻坚克难,联合免疫治疗,由机器人“主刀”,在裸眼3D辅助下,利用最先进的“无管”技术,在“微微创”技术加持下顺利完成气管肿瘤领域最难的主气管隆突重建术,据文献查证,全球尚无此类报道。
33岁的宋小姐最近一年来常常感觉到胸闷,尤其是活动后会出现气喘、气促的现象,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有一个巨大的肿瘤堵在了她的主气管与支气管的“三岔口”处,也就是隆突位置。
经过两个阶段先进的免疫治疗之后,宋女士气管里的肿物明显缩小。综合评估之后,何建行教授团队给她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患者很年轻,我们希望在根治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提高她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何建行教授团队骨干成员、气管外科专家李树本主任医师说,团队提出采用全球最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结合“无管”及裸眼3D技术,将肿瘤切除后再给她重新建立一个“三岔口”,保证正常呼吸,实现快速康复。
我们一直致力于气管外科手术的攻坚克难,而且已经有成功完成同术式的气管重建、次级隆突重建的实践,站在这多年成功经验的积累上,我们需要垫垫脚、努力够一够,还是很有希望摘下气管肿瘤‘王冠’上的那颗“明珠”。
据医生介绍,气管隆突部手术至今仍被认为是外科领域的复杂手术,“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工气管问世,这就成为气管外科手术的难点。”在手术过程中,气管切太多则可能无法拉伸完成后续的缝合,而且气管隆突位置本身的操作空间就非常狭小,周围又布满重要组织,即使传统大开胸手术也存在一定难度。
指导专家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