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圈在疯传一条性暴力的新闻。辽宁鞍山女医生接诊时被就诊男子强奸,犯罪者赔偿5万元和解,最后被判刑三年。
这条新闻,有自媒体从医生是不是被和解,背后有没有猫腻?进行了阐述评论。
站在一个医生的立场,受害者有无被和解,暂时没有铁证石锤。但是,从这个事件中,我却从中窥探到了基层医疗集体性的某种弱势。
这家诊所在晚上运营的时候,只有一个女医生。这个女医生,既是诊所的经营者,又是医生,还是护士?药师?或者是收费员?还是保安?正是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运营机制存在,才让就诊的张某有机可乘,最后精虫上脑,制造了这样离奇的性犯罪事件。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现场有多一个工作人员在,都不太可能发生这种离奇的邪恶事件。
提出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对医疗而言,其实一点不过分!我们的医疗规范里面写得很清楚,医生接诊和检查异性病人,通常需要第三个人在现场陪同,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病人。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医生安全。
但现在,因为削减成本,制造了这种不规范的医疗服务模式,埋藏下了祸端。
医疗机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所,它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高风险。种种复杂的人可能来求医,疾病可能会把正常的人折磨成心理变态,像随时会迸发的火山。很多尖锐的矛盾,都容易因为医疗的有限性和不可测,而受刺激爆发。
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女医生在深夜单独一个在诊所行医,本来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高风险之地。
有人说,为什么不招聘加多几个人手?把人都配齐了。这句话,其实本质上和为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一样。
中国医疗最弱在基层医疗,基层医疗最弱又在个体诊所。弱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经济的穷和无力。没有给力的经济力量支撑,怎么请人?怎么养人?怎么达到正常和规范?一切都是生存压力和复杂环境生态酿造成的苦果。
扪心自问一下,在大医院在公立医院,有没有可能会发生这种病人强奸医生的事件?
现在的尴尬是,最弱的基层医疗,弱中之弱的诊所机构,有没有得到政策和资金资源的扶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今医疗对基层医疗尤其是医生办的个体诊所,支持力度是严重乏力的。在短期政绩驱动下,大量的资源和政策投到了大医院和公立医院,这是基层医疗弱势的制度根源。
今年,在新冠疫情这种天灾人祸袭击下,大量的诊所经营更是举步维艰,生存压力很大,纷纷减少人员,为了活着而努力。
谁知道,某个深夜女医生孤身一人行医的现象会不会继续存在?当邪恶男病人走进诊所的时候,谁来保护医生的安全?
救救基层,救救诊所,帮帮这些医生!他们原本理应得到一个足够安全和有尊严的行医环境,不至于像这条新闻呈现出来的如此狼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