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闷”不可取,水喝太急小心心脏出问题

2020
07/28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不断攀升,人体出汗量增大,对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很多年轻人在运动结束或者洗完澡后会选择端起杯子“一口闷”。看似简单的喝水动作,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喝水方式,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67561595921010415

39831595921010912

我们知道,心脏通过收缩,把血液排到全身,再通过舒张,把血液拿回来。它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泵”一样。如果这个“泵”本身基础不太好,或者已经出现问题,这时,再让过多的水分进入血管,就给心脏增加了负担。

首先,冠心病患者本身就心脏功能不健全,如果大口喝下太多水,会导致水分快速进入血液,经过肠内吸收后血液会变稀,短时间内的循环血流量就突然增加了,容易加大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荷。轻者出现胸闷、气短症状,重者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衰。

其次,心脏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性疾病引起心功能下降,伴有肾功能减退症状。患者身体排水功能会降低,水管理成为心衰患者最重要的注意事项。若大口饮水过多,则容易造成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导致病情加剧。

此外,对于从事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者来说,活动过后对水的需求会增加两倍,此时大口急喝水尤为危险。这是因为人体在出汗后会损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大口喝水容易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导致细胞中电解质浓度变高,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水中毒”现象,引发肌肉痉挛、恶心、焦虑、精神错乱或头晕等症状,不利于肾、肝和心脏等器官的运转,严重时还会突然昏倒。

73701595921011020

1. 少量多次饮水

55421595921011119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水分来维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饮水量为每日1500~1700毫升,不喝水或者水分摄入过少,容易造成血液粘稠,诱发心梗。对于心脏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又急又快的喝水方式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加剧病情。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保持水分的正常摄入,不要等渴了再喝。心脏病患者需要和医生沟通,制定合适的饮水量,在生活中严格限盐、限水,这样可以起到预防心绞痛、心梗等疾病的作用。

2. 小口慢速喝水

洗完澡或者运动过后,失水速度过快,需要小口慢速地补充水分。在大量排汗后身体还会随之丢失一部分盐分,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

3. 饭前半小时一杯水

饭前半小时喝适量的水能够有效控制进食量,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吸收,预防便秘问题,促进肠胃消化。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电解质,心脏,血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