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r小鱼
这几天被杭州碎尸案震惊了!
背脊发凉,心中起毛,久久不能平静……
在烟火繁华的杭州,来女士失踪数日,搜寻无果,成为网络热点。
凌晨5点、从床上消失,监控中不见人影,担忧未来生活的丈夫……
平静地接受采访
来女士的失踪成了现实版的“密室案件”。
前几天,我问在检察院工作多年的表妹,“杭州来女士”案件最大可能性是什么?
检察官妹妹说:
被害的可能性很大,亲属是第一嫌疑人。
上周四(7月23日)与检察官妹妹的对话
果不其然!
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曲折离奇?
这遍布天眼的热闹世间,丢个自行车都能迅速找到,一个大活人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可能!
令人唏嘘的是,恶魔就是枕边人。
最不愿意相信的事情,又一次成为事实。
想起小时候常常存于梦魇中的鬼故事——《画皮》
还记得那部恐怖老电影《画皮》吗?
1966年版《画皮》,大陆最早引进的恐怖片
片头的音乐一响起,就有个声音幽幽传出来:
有些人,看着是人,其实是鬼。
不寒而栗……
《画皮》中,面目狰狞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装扮成一个令人心爱的美女,耍弄各种欺骗手段,以达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
蒲松龄的这篇小说寓意深长,主要是告诫男性不要被美色所惑,以免被披着人皮的恶魔杀害。
然而现实世界里,死于枕边恶魔的多为女性。
全球6成被害女性死于家人或伴侣之手
据联合国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2017年1年期间,全球被杀害的女性约为8.7万人。
其中58%的女性死于关系亲密的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之手。
34%(约3万人)的受害人是被亲密伴侣所杀,如丈夫或男友(包括前任和现任)。
也就是说,2017年,平均每天有137名女性被伴侣或家人杀害。
中国女性被害特征
我特意上中国知网查了一下文献,女性被杀特征相关文献非常少。
仅有《上海地区354例女性被杀案例的法医学分析》和郑州《150例女性被杀案例的法医学分析》两篇文章[1,2]。
国内尚没有关于女性被杀情况的全国性调查,这两篇文章的样本量都不多。
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是两篇文章得出的结论与国际上相关调查结论相符。
女性被家庭成员杀害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值得引起社会关注[3,4] 。
上海的调查显示:女性被杀的主要原因:家庭矛盾(22%)、奸杀(14.4%)、恋爱纠纷(12.。7%),这三大原因加起来占女性被杀原因的近一半。
在家庭矛盾被害的78 例中,被丈夫杀害 62 例,比例高达80%。
被杀年龄集中在18 ~65 岁,大多因为家庭长期存在的性格不合、婚外情、赡养老人等矛盾,导致丈夫预谋或者激情杀人。
郑州调查的情况与上海相类似。
如何识别画皮鬼?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生的不幸和灾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遇人不淑,识人不清。
所以,不管是爱人还是朋友,相识相交,永远要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小说《画皮》中的恶鬼被道士识破,在木剑的逐击之下,最终脱去“画皮”,露出本相。
人世间的恶鬼,不是妖怪,没有法术。但,只要是鬼总会露出点马脚。
百密一疏的始终是细节。
他个性极端吗?
生气的时,有没有过激暴力?
风光的时,有没有得意忘形?
有没有共情能力,有没有同理心,有没有爱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考察点——金钱
男人对钱财的态度,常常可以反映他的价值观和心胸。
抠门吗?计较吗?算计吗?爱贪小便宜吗?
钱多钱少不重要,但是贪小便宜的男人坚决不能要!
特别要千万小心那些算计女人、贪女人小便宜的男人。
想想上海冰箱藏妻案、宁波舞蹈老师被杀案、东北杀妻案,北京女演员被杀案,还有最近的河南不堪家暴跳楼案,杭州碎尸案。
上海冰箱藏尸案凶手:无业、虚荣、想发财
这些女性受害的恶性案件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凶手都是软饭男!
且都是想发财、想风光、想占便宜、想软饭硬吃的软饭男!
这种男人,有一个扔一个!
大家把眼睛擦亮!
参考文献
1.马开军,董利民,杨文龙等.上海地区354例女性被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 志 ,2014,29(2):156-158.
2.张二永等.150例女性被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年增刊:S47-S48.
3.Islam M N, Islam M N. Pattern of unnatural death in a city mortuary: a 10-year retrospective study[J] . Legal Medicine ( Tokyo) , 2003, 5( S1) :354356.
4.Sanford C,Marshall SW,Martin SL, et al. Deaths from violence in North Carolina 2004, how deaths differ in females and males[J] . Injury Prevention,2006,12 ( Suppl 2) : ii10-ii16.
作者:Dr 小鱼 ,主任医师,两个孩子的妈妈,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学分会青年委员。百万爆文写作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