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科室进行每个季度科室物品、药品的大清点。不清点不知道,一清点吓一跳:物品缺不缺,咱姑且不提。麻醉中常用的药品较上个季度又少了几种,而且都是那种“小药”。小药不是说它小,而是说这类药一般都很便宜,几毛钱的那种。
然而,这次少的几种药,已经让我们忍无可忍。之前,有些药是用来止吐的或者辅助镇痛的,少了就少了。毕竟,我们还有很多药可以替代。但这次少的药,其中就包括救命的升压药。
我们主任立刻打电话给药库,药库主任说:进不来货。听到这样的说辞,我们主任也不能把人家怎么地。
回过头,询问其他医院、也包括外地的同行,都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医院虽然还没有断货,但几毛钱的药,一下子变成了几十块。这样的价格,不仅会引起患者不满,医生也会心疼和难以理解。
私下和同行讨论中,大家的共识想法是,药太便宜了,药厂根本就支撑不下去。据说,临床上各个科室经常用的一种长效激素只有一家生产了。为此,在一次去外地开会的时候,我还刻意路过一下那个厂家。说实话,那个厂家太小了,但却支撑着全国医院的使用。
讨论之后,虽然我们不知道其中的确切原因,但有人就把话题引到医生该不该赚钱上了。
其实,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显得很可笑:自古以来,除了极少数能做到不顾自己、不顾家庭、一心只为情怀,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作为老百姓,面对翻了数翻的医药费,确实害怕生病。比如,一个人如果得了恶性肿瘤、并且到了晚期,几乎就得倾家荡产、人财两空。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会尽量为生命一搏。但是,这一搏,代价太大了。
在高价的背后,医生也显得很无奈。很多疾病,但靠佛系、靠意念是治不了病的。但是,为了确诊以及后续的治疗,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和用一些必要的药物。但这些医疗检查费用、药品费用,并非是医生能控制得了的。
尤其是,近些年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生真的不敢漏掉一些必要的检查。否则,一旦因为没有做哪个检查而漏诊,结果大家都能想象得到。
另外,褪去白衣,我们就把医生当做普通人看待一下:医生都是30多岁才能成才、才能独立养活自己。而那时,由于还没有办法负担结婚等费用,大多数都还需要家里支持。结婚后,很快就要生孩子,房贷、车贷都是现实问题。然而,绝大多数医生的工资都是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非人们想象的高工资。
在同龄人都提前赚了很多年钱以后,自然经济上比不上,因此医生为了养活老婆孩儿、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也会努力去赚钱。至少,不会拒绝赚钱的机会。因此,从人性上,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老百姓一直希望医生是高尚的、一尘不染的,这与现实是极其矛盾的。
换位思考一下:换成自己被要求不管老婆孩儿、济世为怀,又有多少人回去坚持这个行业。如果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顶尖人才越来越不敢涉足,这个行业能良性发展么?
因此,客观的说,希望医生靠“喝西北方”活着,这是不现实的。当然,作为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行业,德行兼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景波.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009):607-608.
2.冷明祥, 孟国祥, 陈亚新,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02(7).
3.张云飞, 李红文.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学职业精神——中国传统医德的现代转化[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06):15-18.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