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麻醉期突发支气管痉挛典型病例分享

2020
07/27

+
分享
评论
麻醉MedicalGroup
A-
A+

支气管痉挛是围麻醉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6% ~ 0.8%。一旦发生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如不及时抢救处理,常因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致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其死亡率高达70%,为麻醉医师带来诸多挑战。

77391595765374674

患者,女性,65岁,64kg,诊断右肺占位性病变,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患者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10年,每年发病1~3次,伴有咳嗽、咳痰频繁。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大致正常,入手术室后测血压150/85mmHg、心率90次/分。

94361595765374851

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80mg、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8mg全麻诱导,约2分钟时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实施双肺隔离技术。

27521595765375044

插管后约1分钟,手感贮气囊辅助呼吸气道压明显增高,初步认为双腔气管导管到位不良,故借助纤维支气管镜重新安置到位,但机械通气报警提示其气道压高(45cmH2O),并听诊双肺有哮鸣音与少量湿溏音,此时心率135次/分、血压180/95mmHg、SpO2 85%、PetCO2 58mmHg,因此判断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

即刻加深麻醉(吸入高浓度异氟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50微克、静脉注射氯胺酮60mg),并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g,经双腔气管导管注入支气管内2%利多卡因5ml,约15分钟后心率89次/分、血压120/80mmHg、SpO2 97%,PetCO2 45mmHg、气道压降至35cmH2O。

半小时后PetCO2降至39mmHg、气道压降至25cmH2O。之后手术顺利,术后送回ICU继续行呼吸机支持,2小时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且自主呼吸正常拔出双腔气管导管,以后患者无异常情况。

18631595765375275

针对围麻醉期突发支气管痉挛,我们有哪些思考?

围麻醉期突发支气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围麻醉期突发支气管痉挛的诱发因素很多,但多数发生在具有气道高反应的患者中,实践提示,病史和体格检查是术前评估的基础。要想发现和评估高危人群,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其他辅助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8061595765375352

此外,要想有效预防和减少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前一定要提醒戒烟,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指导。结合手术类型、范围制定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正确的麻醉药品,避免使用对气道影响较大的麻醉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降低围术期突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

另外,拔管时机和技巧也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理想”的拔管指征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尽管有“早一点”或“迟一点”拔除气管导管的不同观点,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拔管时机应在麻醉医师的可控之中。

83281595765375429

支气管痉挛比呼吸肌力不够更难以控制,因此对于哮喘患者,拔管前维持气道的“安宁”至关重要。拔管前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等可实现这一状态。在维持患者气道“安宁”的状态下逐渐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达理想状态,待患者稍有体动或呛咳、吞咽反应后立即拔除气管导管,并给以面罩吸氧或适度辅助通气。

切记、切记,拔管后第一时间要评估气道是否通畅!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气道,支气管,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