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不应该有性行为
又到暑假,窗外骄阳似火,屋内却是凉风阵阵,西瓜,雪糕,冰镇汽水,游戏,抖音,乘风破浪的姐姐……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却引发了众人的关注,“如何避免高考后的暑假,许多毕业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堕胎月】”?
如果有的朋友认为这是小题大做,2015年潇湘晨报的一则微博告诉我们:长沙暑期学生做人流增多,16岁女生淡定堕胎。
而在知乎上的一个匿名回答也让我们心痛不已。
因为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而结婚、生育的年龄后移,使青少年人群一旦发生非意愿妊娠,多以人工流产为结局。
而人工流产对女性子宫和卵巢的伤害,小到可以引起感染、出血、人流不全、漏吸等,大到可以导致脏器损伤、羊水栓塞、宫颈管或宫腔粘连、月经不调、继发不孕等。女性一生的幸福因为懵懂年少的“人流”而改写。
有的朋友会说,上学的孩子们还小,怎么可以谈恋爱?更不能发生性行为?
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的事,学习的少年时代,每天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勤奋学习,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可是对于“性教育”,家长们扪心自问,有谁做到了?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性”向来是忌讳的,羞于启齿的。孩子生活低环境是家庭,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
据张卫等人调查,当问及月经、遗精是怎么回事时,85.5%的家长会告诫孩子不该问这些问题;高亚兵调查发现,33.2%的家长认为性是自然本能,“无师自通”,12%持“诱发论”,5%则认为“封闭保险”。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恋爱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青少年还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基本条件与能力,因而不宜早恋。性教育无论对于社会、学校还是家庭,依然任重而道远。
青少年性行为的特点为无计划、无准备、无保护,其结果常导致少女非意愿妊娠。性交过早、频繁、不洁性交、变换性伴侣与性传播疾病有直接关系。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青少年可选择的避孕方法,家长和青少年都需要了解一下。
“全球共识声明”明确为青少年提供LARC(长效可逆避孕方法)是安全的,并会使青少年从LARC的推广使用中受益。WHO的第5版《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服务对象使用所有品种的IUC和皮下埋植的适用级别建议均为1级(即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方法)或2级(即通常使用的方法)。
1. IUC(宫内节育器具):作为目前国内外使用较普遍的LARC方法,IUC具有避孕效果好、使用简便、副作用小及经济等优点。
不要大惊小怪,很多出国的女生,出国前妈妈都会带她们来医院妇科放置一个宫内节育器,为了保护她们在异国他乡,避免人工流产的伤害。
IUC的常见副作用主要为月经出血模式的改变、疼痛和白带增多。对于放置IUD后月经量持续过多,应给予治疗,并监测血红蛋白含量。少量不规则出血和点滴出血虽给使用的小女生带来不便,这只是子宫内膜变化的表现,对健康没有伤害。疼痛和白带增多与IUC的异物刺激有关,但一般为轻~中度的不适。
疼痛严重、白带增多而有异味并伴有发热,怎么办?
此时女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感染和其他异常情况。
温馨提示:手术无大小,IUC的放置和取出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实施,放置IUC后3个月内及每年应定期返诊复查,以了解IUC的使用情况(如有无脱落)并及时处理副作用。
2. 皮下埋植:皮下埋植为单纯孕激素缓释系统,目前我国上市的皮下埋植剂有3种,含左炔诺孕酮的6根型和2根型皮下埋植剂,使用期限分别为5年和4年;含依托孕烯的单根皮下埋植剂,使用期限为3年。
放置时间为月经来潮7天内,经全身和妇科检查除外禁忌证,小女生就可以放置皮下埋植。
一般埋植部位在左前臂上1/3处。皮下埋植放置后即可发挥避孕作用。皮下埋植的主要副作用为出血模式的改变,初期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后期少数可出现闭经。
温馨提示:因为皮下埋植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约70%),持续时间也较长,故在放置前和副作用发生时,青少年及其家长要充分了解,以提高其对出血副作用的耐受性。少数女性可有体重增加或出现头痛,如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时应返诊检查。
再说短效避孕方法,是指通过使用药物或者进行人为的控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如本次月经周期)达到避孕效果的方法,如COC(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避孕针(CIC)、阴道环,还包括易受孕期知晓法和哺乳闭经避孕法(LAM)。
1. COC:含有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的coc,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高效避孕方法。常规使用时,小女生可于月经来潮的5天内开始服用COC,每天1片,服完1个药品包装。
早孕期人工流产后当晚即可开始服用COC。
COC的常见副作用是在服药后短期内出现类早孕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嗜睡、乳房胀感)和不规则出血,一般症状轻微,不需治疗。
小女生就建议吃避孕药避孕,合适吗?
根据WHO《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推荐,月经初潮后,青少年使用COC 的适用级别为1级,即可安全地使用COC。
除了避孕,COC还可缓解痛经、改善痤疮症状、调整月经周期等。
2. CIC(复方避孕针):我国可以获得的CIC为复方甲地孕酮避孕针和复方庚酸炔诺酮避孕针,只需每月注射1次。只要能够按要求定期注射,避孕效果优于COC。
CIC的常见副作用主要为月经出血模式的改变,对身体没有伤害,一般无需处理。
温馨提示:CIC为注射剂,有较好的隐私性,但因为需要每月注射,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便。
3. 阴道环:我国注册上市的雌孕激素复方阴道环(Nuva ring)含炔雌醇和依托孕烯,在月经来潮的5 天内将阴道环放入阴道,连续使用3周后应取出并弃去,间隔1周重新放置1只新环。
阴道环的使用失败率和方法失败率均低于COC,常见的副作用是出血模式改变和由于机械刺激所致的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无需处理。
4.周期性禁欲,准确判断排卵的时间是关键环节。
温馨提示:青少年女性的卵巢功能尚不稳定,月经周期不规律,性伴侣不固定或不能配合,原则上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临时避孕方法只对1次性生活有避孕作用的避孕方法,或是每次性生活都要使用的避孕方法,包括屏障避孕法、外用避孕药和体外排精等。
1. 避孕套:避孕套包括男用和女用两类,男用避孕套以乳胶产品为主,女用避孕套则多为聚氨酯产品。
避孕套的副作用少,容易获得。避孕套是唯一具有预防非意愿妊娠和部分预防STI(性传播感染)双重防护作用的避孕方法。
2. 外用避孕药:外用避孕药是由杀精药物与不同基质混合制成泡腾片、栓剂、膜或胶冻(膏)等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中,外用避孕药因为使用方法不当而造成的使用失败率较高,可达29/100妇女年。
温馨提示:青少年对外用避孕药使用的依从性差,难以达到高效避孕的要求,不推荐青少年首选或常规使用此方法。
3.体外排精:体外排精属于传统避孕方法,使用失败率高达27/100妇女年。青少年缺乏性生活经验和对性生生活过程的自控能力,不宜将体外排精作为常规使用的避孕方法。一旦体外排精失败,青少年应尽快采取紧急避孕。
紧急避孕的方法包括在未保护的性生活后72小时内口服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或120 小时内口服醋酸乌利司他或放置IUD。
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约为85%,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乳房胀痛等,一般症状轻微,无需治疗。
使用紧急避孕药以后,70%女性的下次月经会在预期的7 天内来潮,一些女性会在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出现少量出血。
温馨提示:紧急避孕药不是避孕方法,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不建议青少年反复使用。如果下次月经超过预期1周尚未来潮,应警惕怀孕,以及行尿妊娠试验以除外妊娠。
参考文献:1.《青少年避孕服务指南》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年2月第55卷第2期
2.《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